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叶喆民: 指明汝窑窑址第一人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1-08 15:40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志】

1月2日,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学家叶喆民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叶喆民被认为是汝窑窑址发现认定的第一人。

2017年岁末,一则叶喆民躺在某医院走廊病床上接受治疗的新闻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这是93岁高龄的叶喆民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线内。一个月之后的2018年第二日,叶喆民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已然驾鹤西去。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知名学者杭间说:“叶先生是我国陶瓷史和书法史的著名学者,老先生与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有很深的交往,因而可见这一代学者的宏观视野。”

搞古陶瓷研究的人是绕不开叶氏家族的。叶喆民先生的父亲叶麟趾首先发现了定窑,叶喆民先生则是最早指出宝丰清凉寺是宋代汝官窑址的人。宋代五大名窑的发现,叶氏父子贡献了两个。

汝窑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曾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美称。由于汝窑传世品稀有难得,历来就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寻访汝窑遗址及烧造技术,成为古陶瓷研究者和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夙愿。

叶喆民曾在接受《文物天地》采访时,介绍了汝窑窑址发现的过程。汝窑窑址历来文献都说是在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但确切位置一直没有确定。第一代寻找窑址的是陈万里、付振伦、孙瀛洲等古陶研究界的泰斗,他们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寻找汝窑。1964-1977年叶喆民与故宫冯先铭先生又做过两次考察,偶然在其邻县宝丰的清凉寺窑址附近寻得一片典型的天青釉汝窑瓷片,经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专家郭演仪化验其成分,得知与故宫所藏汝窑盘基本相同。

叶喆民在1977年所拍窑址和标本照片,至今观之记忆犹深。当时所得不下二十余种,以白釉、青釉、赭釉居多,其次为白地绿彩、白地绘黑花、白地刻划花、珍珠地划花、黑釉、黑釉凸白线、宋三彩等。

1985年10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年会上,叶喆民撰文首次提出,在宝丰清凉寺所得天青釉残片,虽是吉光片羽,然而联系文献看来,未必不是寻觅汝窑窑址的一条有力线索。当年窑址出土瓷片及窑具堆积在附近的河沟两岸,高约3米余,断断续续长约300至500米,实为定窑窑址外平生所仅见的最壮观场景。陈万里先生在《汝窑的我见》中也曾形容说:“宝丰之青龙寺(即清凉寺)、鲁山段店两处,就现在散布碎片的面积来看,在当时实是一个极大的烧瓷山场。”

1986年有个当地瓷厂会计王君,自称向农民征得一件青瓷盘,来京请叶喆民鉴定,确为汝窑制品。以后上海博物馆又根据此盘去宝丰找到一些汝瓷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据此于1988年作了小规模的试掘,又获得一些比较完整的器物。由此最终证实:河南宝丰大营镇(原名青岭镇,曾属临汝县管辖)清凉寺的汝窑窑址,即是昔日文献中多年求之不得的所谓“临汝窑窑址”。长久以来汝窑窑址之谜总算被揭开。(晓柠)

新闻推荐

上海交响乐团的“老外们”

【编者按】2017年12月14日,上海发布“文创五十条”,其中有专门条款优待外来人才。这些“海漂”人才的到来为上海的文创产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城市增添了活力,彰显了上海的文化软实力。澎湃新闻聚焦文创...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叶喆民: 指明汝窑窑址第一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