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移风易俗别因误而有伤 卢文

来源:延安日报 2018-01-08 18:04   https://www.yybnet.net/

民俗,又称习俗,是个好东西。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甚至每个地区、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有各自的民俗。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世代相传的一些文化习惯和文化传统。因此,民俗的身上附带着文化的基因和历史的记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要知珍惜、会保护、懂传承。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民俗也不例外。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知有多少民俗已黯然消亡,也不知有多少民俗正悄然兴起。但无论哪一种民俗,但凡流传至今的,定然是有着较强生命力,且在民间有一定的文化根基。但存在的未必就一定都是合理的,在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民俗中,既有吉祥美好、正面优秀的,也不乏腐朽没落、消极恶俗的。面对五花八门的多样民俗,我们要保持一双慧眼,既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革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

就民俗而言,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普遍存在。有些民俗历经千年岁月而样貌不改,依然在今天焕发着耀眼光彩;有些民俗却在流动与发展中,渐渐走了形、改了样、变了味,原本美好的寓意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却在时代的变迁和演进中变得趋于恶俗,成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和所累之物;还有些民俗,原本就带着封建迷信的色彩,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更显格格不入,为人所不齿和唾弃。对于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民俗,我们要加以区别对待,既不能全盘继承和发扬,又不能全盘否定和革除。要有所兴、有所传、有所变、有所除,让好习俗能够经久不衰,让旧习俗能够与时俱进,让恶习俗能够销声匿迹。

做好移风易俗,要有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认知。既不能盲目冲动,也不能因循守旧;既要在类别、性质上加以区分,又要在方式、方法上有所针对。只有将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小,才能真正从效果上落地落实。移风易俗本是好事,不能因为认识不清、方法不当、措施不力,而伤了文化、伤了民心、伤了民风。

新闻推荐

吉林医生自制中药丸致人死亡检方不起诉 上级检察院正复查

吉林省白山市女子陈雷红服用医生自制中药丸后中毒死亡一案有了新进展。2018年1月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其家属代理律师王常清处获悉,他接到白山市检察院检察官通知,目前此案正在复查。此前,...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移风易俗别因误而有伤 卢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