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甜
准备乘坐飞机出行,突然收到“航空公司”发来“航班取消”的短信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退票或改签,以免影响行程。如果没有核实真伪,直接拨打短信中所谓的“客服电话”,极可能会落入骗子的圈套。1月8日,记者从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获悉,市民周某就遭遇了 “航班取消”诈骗,被骗走9968元。
赶飞机前收到短信 求助“客服”落陷阱
日前,市民周某在网上购买了一张由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机票。几天后,周某收到了一条因飞机出现故障需要改签的短信。
“短信里说,航班因飞机出现故障需要改签,要求我致电客服进行改签或者退票,而且还会补偿200元红包。”为了不影响行程,周某立即回复短信要求对方帮忙改签,但对方却迟迟没有回话。
由于短信准确地注明了姓名和航班信息,周某没有多想,直接拨打了短信上留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通话中,对方自称是机场工作人员,告知周某由于时间紧迫,最好马上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改签机票,但需要支付20元的手续费,并且要在微信上付款。
通过沟通,“工作人员”取得了周某的信任。就这样,周某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在微信上绑定了一张银行卡,并按照“工作人员”要求的步骤进行操作。没过多久,周某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他用于网上支付机票款的银行卡被转走9968元。
周某赶紧上网查询机票预订的官网客服电话。他咨询以后才知道,自己预订的航班并没有取消,这一切都是骗局。
多加小心提防 谨防“航班取消”骗术
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此类“航班取消”骗术的常见套路是,骗子谎称自己是航空公司客服,以机票退改签为由,骗取事主通过微信、自动柜员机或网银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他们让事主输入的“验证码”,往往就是转账金额。一些诈骗分子在骗得第一笔钱款后,有时还会寻找各种理由,实施连环诈骗,直至事主银行卡中的钱被全部转光。
民警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活动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越来越专业化、集团化,通讯诈骗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工作生活,还对甄别能力不强的群众造成巨大损失。
警方提醒,岁末年初,市民外出频率增加,在购买机票、火车票时要提高警惕,切勿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当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不要直接联系短信提供的电话号码,应向航空公司官方客服或机场工作人员询问;请切记退票、退款是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的,更不需要先行汇款,应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证,谨防受骗。
新闻推荐
执着科研60余年,他不搞科研就会“犯瘾”;立志复兴中国火炸药,80多岁的他仍奋战在科研一线……他就是8日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比炸药发明者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