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微信朋友圈一张“儿科停诊通知”被热传,原因竟是天津一家医院儿科医生因超负荷工作均已病倒,儿科不得不停诊,记者实地探访,看到了这张通知。儿科突然停诊,势必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不便。可当大家得知原因后,不仅表示理解,更是纷纷送上了祝福。
@新京报:新闻中的这家医院,仅有的三名儿科医生难以应对患病儿童短时间内猛增,再加上流感病毒有传染性,医生也容易染病。
为了避免更多医院出现儿科停诊现象,医院应采取更有力的前置措施,比如抽调儿科住院部医生到门诊工作、为医生注射流感疫苗、诊室和输液室小型化、督促医联体内的基层机构深入一线防控等。
当然,防控流感也不能全靠医院,在医院之外,疾控部门、社区、学校、家庭等,也应遵循疾病防控的基本原则,科学应对、联手防控。
对已患流感的孩子,不宜带病上学,最好在疾病痊愈至少一两天后回校上课。在流感高发期,学校和幼儿园应该加强体温检测,规劝发热学生回家休息和观察。家长应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地方活动的次数。疾控部门和基层医务人员应该帮助学校制定相应预案,指导学校展开防控工作。
@羊城晚报:搞到治疗病人的人都病了,真的是无解的痛苦。医生没有好的体力、视力和忍着不上厕所的毅力,真的没法应对开家长会一样的门诊。尤其是这家只有三个人的小“儿科”,医生全部上阵还不够,还全部累得病倒,这工作强度那还真不是一般。
就算医生可以病休。但孩子却病不起啊,上学不能耽搁,作业一次不能少,期末考试马上到了更不能缺考。医院有儿科不开门,这岂不让焦虑的家长更加焦灼,让发烧的孩子难退高烧?如果医生都集体缺席了,那叫人家以后还来不来这个医院?
正因为病人多,所以医生累倒了,医生累倒了,病人岂不越来越多,这真是个无解的死结——儿科停诊还真不是“小儿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章丽)临近年终,集中区针对这一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做好五个强化,确保安全稳定。一是强化信息预警。及时搜集研判不稳定问题和隐患信息,建立问题隐患台账,做好各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