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广东省连州市一小学教师因收了学生家长88元红包被当地教育局给予诫勉处理引发网友关注。连州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了上述情况,其表示,“这个红包涉及的金额虽然小,但性质还是一样的。”
学生家长给老师发了微信红包之后截图举报,让老师受处分。家长的这种做法的确是在给老师“挖坑”,套路相当深,深深地伤害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这是很多网友同情这位老师的原因所在。但是,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说,教师点收学生家长发送的微信红包被处分,在笔者看来,这一点也不冤,并不能全怪家长套路深。
教师不能点收学生家长发送的微信红包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基本底线,也早已经是广大教师熟知的规矩。当学生家长给自己发送微信红包时,作为一名真心不想收礼的教师,正确的选择是直接拒绝接受红包或者删除红包对话框,并明确向家长表明不收礼的态度,现实中很多教师也是这么做的。
事实上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教师收礼,在2014年印发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中明确指出,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师风,自觉抵制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不正之风。对违规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
由此可见,教师收家长发送的微信红包,诚然是家长在下套,但收红包的老师被给予处分,不仅有制度依据,而且是有必要的处罚。□张立美
新闻推荐
与周边许多村子一样,冬天的贵州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宁静而美丽:一栋栋居民小楼房错落有致,有太阳能路灯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所不同的是,村头一处观光台边矗立的一把“利剑”和橱窗里的“村史简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