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常言“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我以为,家家更有难得的传家宝。
刚才,同学们就在讨论张、杜、程三个家族的传家宝。张家的宝贝是一件年代久远的青花罐,古时的手艺人用素笔为它勾勒出精致的华衣,古雅的技艺在瓶口弥漫着那个时代的气息;杜家先人留予子孙的勋章,也未曾褪去往日的荣光,时至今日它都似乎记得老友当年俊朗的模样。可如此这般的至宝,似乎都无法完全阐释“传家宝”的深远意义。
所谓传家宝,应是家中世代相传的珍贵物品或有助于整个家族蓬勃发展的事物。青花罐精美雅致,蕴含着一代先辈之匠心,却无法为后人呈现当年人丁兴旺的治家之道或家道中落的的历史教训,颇显物质性之强;杜家的勋章虽满含先辈的光辉业绩,却也经不起世事变迁,且有“好汉不提当年勇”之嫌,何况如烟往事又怎能持久撑起一个家族的振兴、使之屹立不倒呢?
相对而言,程家“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十字祖训,看似朴实无华、平凡平常,却是其中唯一对后辈有成长导向实质意义的传家宝。“训”为“训告”,又可为“教训”,一行祖训字字来源于家族先人在数十年、百年中所经历的经验教训,然后又经过千百个日子总结凝炼而成生活至理,代代传承以训告自家后人。忠厚以固本,乃生存之道;读书以自强,乃发展之道。如此至理至深的祖训,可经万世而不朽,后辈得之贯之实乃家族之幸。
纵观古今,有不忘母亲投以“精忠报国”之望的岳飞,也有秉持“志高行洁,经世为国”祖训的林则徐,即便是如今的海外华侨刘璐,也时刻铭记自家“树大阴久垂”的训告。抗日英雄吉鸿昌,曾身居高位却始终遵循父亲一句简单朴实的“当官不许发财”的训诫,不仅将这六个大字刻在碗中以作警示,并且真正践行于实际行动中。也正是由于父辈的谆谆教导,吉鸿昌在国家危难之际,才能坚定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英勇牺牲。而那首“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荡气回肠、闻名天下,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奔向抗日救亡的战场。由此可见,家“富”才能国强,一行祖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是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见证了家国的成长!
瓷罐封存了骄人的技艺,却留不住历史的温度;奖章承载着祖先的辉煌,可未必能带来后辈的荣光。唯十字祖训,一边穿越时光,一边经历沧桑,既铭记着过往,亦不负新人珍藏。今天,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也在继承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传家宝,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坚信,一行祖训方可彰显一脉精神的传承,必将载起一族的万世之舟。
新闻推荐
与周边许多村子一样,冬天的贵州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宁静而美丽:一栋栋居民小楼房错落有致,有太阳能路灯的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所不同的是,村头一处观光台边矗立的一把“利剑”和橱窗里的“村史简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