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应采取措施 让更多人愿当儿科医生

来源:爱上评论 2018-01-12 14:14   https://www.yybnet.net/

儿科医生稀缺的老问题,因为一场流感病毒的到来变得严峻起来。天津海河医院,因为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几位儿科医生相继病倒,不得不贴出了停诊的告示。无独有偶,江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前段时间也贴出通知:“医院儿科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已有多名医生病倒,请各位家长就近选择其他医院就诊”。

天津是这样,别的城市情况也差不多。儿科医生荒已经是个全国性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2016年11月联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披露,根据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中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86042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的放开,无疑会让儿科医疗服务在本就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面临更加严酷的考验。这么大的缺口应对日常门诊已经是捉襟见肘,何况是流感。

这背后当然有儿科医生专业停招17年的影响。1999年,医科院校的儿科系停止招收本科,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则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其中的一门课程,这被认为是儿科医生缺失的主因之一。虽然,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2016年开始合作恢复儿科本科招生,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但儿科停招的17年间造成了巨大的儿科人才缺口。一名合格的医生产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儿科医生要学的专心业内容多、科目也多,培养周期相对比较长,这种缺口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填上的。

大城市因为待遇好、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都更优越点,很多医院还能招来儿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又该怎么办?还有儿科医生的待遇问题,儿科面临“一大一险一低”的现状,即工作压力大,职业风险高,待遇低,这导致大量儿科医生的流失。

这些都需要从长远作出规划,有一个好的人才培养规划,还得有一个好的利益调节机制,利用好市场调节这种资源调配的方式。没有一个好的利益调节机制,莫说想学的人少,恐怕引进的人也留不住。天津近两年通过给予专项岗位补贴等方式,增加了约300名儿童医生,这说明,只有措施得当,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的。

而眼下,如何度过难关成了最迫切的问题,如此高的工作强度,是不可持续的,转到别的医院也不是根本解决之道。长时间排队等待,在各家医院奔波,在拥挤的环境中等待,儿童以及家庭也会苦不堪言。

那么临时救急的措施就比较重要了。除了医院和医院的调剂,院内的调剂是否也是一种办法呢?除了一些疑难杂症,儿科医生很多时候是在应对日常的感冒发热这一类的疾病,实在没有必要不管年龄大小都往儿科去。这部分工作能否由内科医生分担一部分?而很多门诊医生原本就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经过培训以后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岗位。

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一些积极的举措让更多的医生愿意当儿科医生,愿意留在儿科,这比一味地等着大学开设儿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要靠谱得多。

(原标题为《 补儿科医生缺口,长远规划和救急都不能少》)

新闻推荐

家长发红包,究竟在给谁“挖坑”

□晏扬黎青作广东连州一名小学教师班上有一名个头很高的学生,家长要求把孩子调到教室中间的位置,为了避免他挡住其他学生的视线,该老师只是把他调到倒数第三排,家长于是不依不饶,不断打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应采取措施 让更多人愿当儿科医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