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民的菜篮子里,如今已装入了来自津冀127地的莴笋、西红柿、苹果、樱桃、羊肉、鲤鱼等120种农产品。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不仅要扩大津冀食用农产品供京区域和品种,三地还开始推动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建立日常协调机制,设立联席会办事机构,共同开展执法检查、检验检测,防控输入型风险。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场产自河北省地区的食用农产品来自该省近118个市(县)的63个品种,累计交易量近370万吨,交易额约180亿元;产自天津地区食用农产品来自9个区的57个品种,累计交易量约21万吨,交易额近20亿元。目前,北京市牛羊肉供应的近80%主要来自津冀地区的屠宰企业,产自津冀两地的蔬菜、水果则占据北京市场供应量的近两成。
此外,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签署《食用农产品产销衔接合作协议》,实现合格证明文件制式和快检数据互认。更重要的是,在扩大津冀食用农产品供京区域和品种等方面三地已经达成共识,更多品质优秀的农产品,将在今年走上更多京城百姓的餐桌。 2018年,三地根据合作协议,开始创建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通过食品和农产品产销衔接、源头管控、联合检查等手段,共同打击跨区域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月24日电全国多地遭遇暴雪袭击,上海、湖北、河南、湖南、浙江等地进入“御寒防灾”模式,应对寒潮。24日15时左右2018年上海初雪“如期”降下。据最新预报,受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