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计划在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干吃午饭。但沿途除了干枯的胡杨林,并没有看到居民点和行人,更没有看到塔里木河。只在途中看到一座长十多米的木桥,河床和桥洞几乎已被流沙淤平。大家都没在意,更没有停车,仍继续前行找阿拉干。从地图上看,早该到阿拉干了,怎么走了上百公里竟连个人影都没有?我们十分纳闷。当行至267里程碑处的养路道班时,我们便停车询问,方知刚刚经过的那座木桥就是阿拉干,而桥下正是举世闻名的塔里木河。
这个道班只有两间房子和六名刚刚参加工作的知识青年,其中有两名女知青,负责养护这段一百多公里的公路。他们的家有的在库尔勒,有的在阿克苏,有的远在1000多公里之外的喀什。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漠,生活之艰苦、单调可想而知。这些青工十分热情地招呼我们喝水,并执意要为我们做饭。看着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异常艰苦地生活,我们实在不忍心再让他们拿出任何东西来招待我们。要知道他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所有生活用品,全都是定期从近300公里外的库尔勒送来的啊!
道班东侧就是塔里木河滴水不见的干河床,宽约二三十米,河床中央有一个用干树枝和芨芨草搭的庵棚,下面有一眼水井,旁边扎着一个草人,用来吓唬那些前来偷水喝的野兽。摄影师在干河床上拍摄了很多镜头。
我在新疆工作期间,曾多次到塔里木河上游的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执行任务。这两条河水深浪急、波涛汹涌,人员、车辆需乘船摆渡,交通要道均架设有桥梁。而到了这里,这条大名鼎鼎的滔滔大河,竟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不见河水的踪影。我们既感叹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也感叹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惩罚。
此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得回响起一首名叫《塔里木河》的歌曲:“塔里木河,故乡的河;我爱着你啊,美丽的河。你用乳汁把我养育,母亲河……”自古以来,塔里木河就是塔里木盆地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成为滋润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最甘甜的乳汁,造就了盆地四周那些大大小小的绿洲。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西域三十六国,实际就是三十六块面积大小不一的绿洲。正是靠着这些绿洲,西域各族人民才得以一代一代地生存下来、繁衍下去。直到今天,它仍滋润着南疆地区,养育着包括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汉族5个主体民族的人民。
塔里木河作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有史料记载以来,它的终点一直是古称“蒲昌海”的罗布泊。它历史上最大面积曾达到两万多平方公里,因为水大,从远古到清代,罗布泊一直被人们误认为是黄河的源头。仅此一点,即可看出它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曾几何时,罗布泊终因水源枯竭而彻底干涸,成了徒有虚名的一片盐碱滩。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奕湛)记者日前从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要组织开展对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情况的中期评估,确保到2020年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的目标。据了解,公安机关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