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经常写点小文章,多是些读书心得、怀人记事一类的随笔小品。写得多了,就想拿出去订成个小册子留作纪念,我拿到外面的打印店去,店老板看了就问到:“写那么多,你退休了吗?”我纳闷了,退休与订这个小册子,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就反问道:“干嘛问这个?”老板说:“你们干部一般都是在退休后写点回忆录、自传、家庭史之类的书,以光照后人。”
店老板的问话,让我陷入一阵沉思。我一贯主张,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亲自动手写点文章,这也是一种有文化的表现。但写,是为工作,并不是为名为利。过去有些领导干部,平时作报告,都是秘书代笔,而自己却有许多“文章”问世,还要出几本书。当然,自己有个爱好,能利用业余时间写点小文章,是无可厚非的,但如若是有人代笔,它的含金量就很值得怀疑。
至于退休后为何要写自传、回忆录、家庭史之类的东西,人各有其所好,也并不足以为怪。但我见过有人写“回忆录”,只是用些图片拼凑而成,有的图片甚至是拼贴起来的,有和毛主席握手的,有和某某领导在一起的,以此来“光宗耀祖”,不但显得幼稚,简直就有点可笑了。
有位大学者说过,人一旦回忆起往事来,想象力就特别的丰富。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写“回忆录”,随意捏造自己的家庭出身,炫耀自己工作上的“功绩”,恐怕这样的“回忆录”,连长眠在地下的祖宗都是要生气的。
退休干部写自传,写回忆录,写家庭史,写诗作画,有蔓延之势,在外面打印多了,让打印店老板都已经习以为常,故而有人去印制些东西,才会被问到“你退休了吗”这样的话,以为写点文章都是退休干部干的事。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们都应该学会写点文章。写作,并不是为了当作家,但当作家也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那才是痛苦的。让我们拿起笔来,学着写点文章,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人际交往上的方便,为我们工作上的顺利,不管是不是退休了,会写点文章还是很好的事情,但最好不要为了些虚名去写些没用的文章。
新闻推荐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金瑞基金1月16日发布报告说,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投资需求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良好的投资机会。金瑞基金首席投资官布伦丹·埃亨在报告发布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