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春
人们常说:“父母在,家就在”。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不论路多远多难,人们总要回家,和父母一起团聚,感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现实之中,我们有的人是回到了父母身边,但很少与父母交流,很少陪父母。他们有的忙自己与同学、朋友聚会;有的低头刷微博、发朋友圈、抢微信红包。
殊不知,父母把儿女养大,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从身边“飞”走,这时父母身边一个说话的都没有,自然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不少老人面对的凄凉晚景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
或许我们有的人认为,只要回家过年,给父母买好穿的、好吃的就行了,因而只顾忙自己聚会;或许有的人认为父母思想落后或是嫌啰嗦,不愿与父母进行交流,因而低头刷屏,在网上聊天。要知道,平时各忙各的,父母为了让儿女好好工作,忍着孤独和寂寞,不打搅孩子。一年盼到头,就希望过春节孩子能够回到身边,多陪陪自己,哪怕多听上一句话、多看上一眼。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经济上的赡养不再是衡量子女孝与不孝的唯一标准,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热衷于带给老人健康快乐的心情,精神赡养老人成了新一代孝道的标准。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赡养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还包括精神上的慰藉和照顾。
古代典籍《礼记》中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曾子看来,最基本的孝是物质上的奉养,而孝的最高境界,则是在言语、行为、内心等方面都做到尊敬老人。谢觉哉也曾说过:“养父母,不止给他们吃穿,不冻不饿而已,还要有亲爱的诚意和敬意,使老人感到愉快。”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的情感和文化记忆。这也是春节强大的情感吸附力所在。不论路再远、再曲折,儿女总要回到父母身边,团圆过年。这时,理应放下手机,少去与同学、朋友聚会,在家多陪陪父母,多与父母说说话,践行孝道,把平时欠下的亲情债还上,让父母感受到爱亲孝老的暖意。
孝敬老人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被看作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知感恩,何况人乎?平时不在父母身边,趁春节回家多陪父母说说话,多听父母唠叨唠叨,让父母开心,让父母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无情人有情”。愿天下的儿女们自觉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让每位老人都能幸福地特别是精神愉悦地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揭秘克隆猴 从“多利”羊到“中中”猴,这一步为何跨越21年?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的恒温箱里(资料照片)。↑护士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给克隆猴喂奶(1月22日摄)。克隆猴在中国成功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