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厕经常性排长队已司空见惯,为什么不像开发停车诱导系统一样,开发公厕APP监测人流数量,减少上厕所排队时间?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上海市人大代表、致公党嘉定区副主委姚薇提交书面意见,建议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厕所的利用效率,尤其减少女厕排队时间。
姚薇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大,人们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的丰富,经常看到商场、购物中心、医院、旅游景点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女厕门前总是排着长龙。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一等就是二十分钟,体力不支、叫苦连连。
据《关于上海市男女公厕厕位比的调查报告》中显示,女性中100%的人曾有过上厕所排队经历的,而经常排队的高达34%;男性中96%的人有过上厕所排队经历,但仅有4%的人经常排队。
虽然,为了解决男女公厕比例失衡的问题,2017年9月上海颁布了新版的《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提高了女厕的比例,规定了商业区、餐饮场所、医院等区域,女厕位与男厕位的比例不应小于1.5:1,机场、火车站、轨道交通站、旅游景点、城市广场等客流高度聚集的场所比例不应小于2:1。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于大量的现存的公共场所,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此,姚薇建议,首先,加大推行无性别厕所。无性别厕所也称独立厕所,是男女均可使用的厕所,是用一人一锁的方式解决男女游客方便的问题。
其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厕所的利用效率。姚薇表示,现在停车都有APP或直接关联导航软件,所以开车找个停车位不是难事。但是公厕却没有一个像样的“神器”,虽然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推出一个APP“上海公厕指南2014”,但是上面的数据一直没有更新,下载数也少得可怜。
现在开车无论在路上还是在手机上都有交通诱导系统,那如厕能否如法炮制一个,特别是在如厕的高峰期起到疏导人流的作用。建议商场、医院、展馆、景点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要忽略厕所这一重要设施,尤其是在厕所改建时,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采集厕所拥挤的动态信息,并上传至相关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厕所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参加一个大型展览,如果在厕所门口或人流高集中区域有一块厕所动态信息电子公告板,类似高架上交通信息情报板一样的,那排队如厕者就能自发、合理地分流,缓解厕所紧张的压力。”姚薇说道。
此外,姚薇还建议,鼓励宾馆、饭店、咖啡馆、茶室等公共建筑业主或服务单位开放其内部厕所为公众服务。建议采取政府补贴的方法,鼓励对现有的厕所推行无性别厕所和信息化厕所的改建,然后统一挂牌,“内设公厕”向公众开放,便于路人寻找,打消了有如厕需求人群的顾虑。
【专题】上海两会2018
新闻推荐
常州辅警小哥赤膊铲雪走红,被赞“有型、有能量”。唐娟摄中新网常州1月26日消息,在江苏多地,从24日晚开始的强降雪在26日终于渐止。1月26日一早,江苏开启“扫雪”模式,多个城市全城动员开始路面扫雪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