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电(记者桂娟)近日,考古人员在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最南部,新发现一处面积近5000平方米的大型铸铜遗址,出土商代陶范3000多块,对于研究商代晚期青铜铸造技术和社会面貌等具有重要价值。
新发现的任家庄南地铸铜遗址北距殷墟宫殿区2.4千米,是继殷墟孝民屯、苗圃北地、安阳县辛店铸铜遗址后发现的又一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居址、道路、灰坑、铸铜遗迹、墓葬等互相叠压,是殷墟时期‘居、葬和生产三合一\’社会形态的真实表现。”考古队领队、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说,“它是殷墟发现最南端的铸铜遗址,为研究殷墟南区布局、范围和文化内涵提供了新资料。”
发掘显示,这一铸铜遗址时代为殷墟三期、四期,它规划清晰、功能分区明确。西部以熔铜、铸造为主,在浇铸完成后,就地敲碎陶范取走铜器,铜范则遗弃在灰坑中。东部主要是陶模、陶范制作区以及铸铜工匠的居住区和管理区。
孔德铭推测整个铸铜遗址面积接近10000平方米。他表示,下一步将进行考古钻探、调查,摸清遗址的范围。
新闻推荐
1月27日,冰钓爱好者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曹妃湖冰面上垂钓。当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2018年冰钓文化周在曹妃甸湿地公园内的曹妃湖开幕,吸引众多冰钓爱好者前来垂钓。(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