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在城市里出现过一种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的骗局:搬个小凳子听会儿商家宣传,就能收到一份意外小礼物;交几块钱甚至不交钱就可以获得一件精美礼品;今天花几百块钱买一个商品,明天就能得到全额退款……然后,等叔叔阿姨们开始信任他们并掏了不少钱购买商品之后,那些工作人员带着钱彻底失踪了。
随着相关部门的打击工作不断深入,以及防骗意识的不断提升,这种“买货返现”骗局在城市没有了多少施展空间。发觉这种骗局在城市里不再轻松得手,有些人就将该骗局带到了农村。日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警方就成功破获了这样一起骗局,其中,仅仅是诈骗团伙去过的某一个村,就有近30名村民受骗。因为公安机关的及时出手,这些村民的经济损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挽回,诈骗团伙很快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信息相对闭塞,是“买货返现”此类老套骗局进入农村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减小,农村的信息沟通体系也在不断得到完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有一些差距,这些差距也恰恰成了农村群众被骗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某些违法分子来说,这种差距恰恰就是施展骗局的机会。要想让农村群众远离各色骗局的伤害,需要他们自己不断提升防骗能力,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宣传和打击力度,如果仅仅依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就想彻底消灭违法分子在农村行骗的想法,还远远不够。
和城市里相对集中的社区相比,农村里的村居相对较为分散,加之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有限,间接决定了宣教工作和打击工作的局限性。再者,虽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在不断缩小差距,可很多骗局却是主要针对中老年人,与城市的同龄人相比,农村的中老年人群体的学习能力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在相关职能部门努力提升宣教和打击工作力度、农村群众不断提升防骗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哪些工作去补平农村在防骗方面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基层政府及农村两委应当积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干部的工作也要更加细致全面,通过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讲解和丰富宣传手段等各种方式,帮助村民尽可能远离各种骗局的诱惑和伤害。
不难发现,在最近几年,不光是“买货返现”这类简单的骗局盯上了农村,一些诸如保健品骗局、理财骗局、电话欠费骗局等各式诈骗方式,在进入城市的同时也蔓延到了农村。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斩断更多违法分子伸向农村的黑手,职能部门、基层政府及村组织和村民自己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警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行。
■本报评论员 宋延坤
为了斩断更多违法分子伸向农村的黑手,职能部门、基层政府及村组织和村民自己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警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行。
新闻推荐
“前段时间,大家的手机都被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的新闻刷屏了吧,群众反响很强烈。我们的回应和行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近日,记者走进教育部办公楼,会议室内,教育系统一位有关负责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