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为了联系方便,如今家长QQ群、微信群等已逐渐成为学校老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不过,家长群在为家校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每天动辄上百条甚至上千条聊天信息的家长群,经常让家长看得头晕眼花。在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季静娟建议,家长也要减负。这一观点也引起了其他代表的关注和热议。(1月29日《现代快报》)
实际上,家长群也要减负的问题,在正式登上省两会舞台,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话题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热议,只不过因为缺乏地方两会这样严肃正规而又“高大上”的场合,所以没有在公众当中引起更大的关注度而已。而借助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媒体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且最终让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当然也是值得肯定的。
毫无疑问,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等等,都可以在家长群里面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当然这种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也发现,一些家长群出现了种种不正之风,让人很头疼。比如针对某个问题,老师已经给出了解答,但是很多家长没注意,或者是不愿意去翻看前面的聊天记录,于是总有人不停地询问,老师如果每个人都重新回答,势必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不予理会,又担心家长会误会,结果双方都感到很累。再比如一些家长为了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在家长群显得过于热情,老师随便说句话,后面一大堆家长跟着表示“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的付出”等等客套话,结果反而把那些有用的信息淹没在这些客套话当中,让有需要的家长找不到。
实际上站在老师的角度来看,家长群就是供老师发布各种信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快速高效、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长不能把其当成是普通的聊天群,在里面聊一些和老师工作、学生学习无关的事情,同时也不能把其变成一个讨老师欢心,给老师留下所谓好印象的地方,所以客套话还是少说为好,否则其他家长有意见,老师也觉得难为情。
为此,在老师或某个家长建立家长群之初,就不妨订立群规,约法三章,以避免以后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违反“群规”的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一再违规者,则实行禁言制度等等。家长群的良好生态、和谐氛围,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所以确实需要减负,需要双方共同的呵护。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1月30日电(记者朱涵)记者30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国网浙江电力推动用电供给侧改革,通过参与输配电价改革、电力直接交易、船舶岸电设施建设、燃煤(油)锅炉电能替代改造等,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