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穷游男子4年“蹭”救助234次,制度该说不

来源:济南时报 2018-02-01 15:37   https://www.yybnet.net/

1月29日,“穷游者”孙永(化名)在网上火了。孙永在1月24日被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民警送到了救助站。但就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约4年时间内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据了解,孙永现年27岁,甘肃人,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没办法就去救助站。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4年被救助234次的“穷游者”孙永在网上火了后,不少穷游爱好者纷纷表示,“这是驴友被黑得最惨的一次”“这分明是流浪乞讨,而不是穷游”。救助制度的本意是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可不曾想制度的善意却被利用,成为部分人不努力工作的“取巧”捷径。

虽说这属于极端个案,但故意在救助站“混吃混喝”者也不鲜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对接受救助的频次并没有明确规定,只要符合救助要求者皆有权利申请救助,从法律规条层面而言,孙永一类的“蹭救助者”并无违规之处,想必这也是为何多地救助站尽管知道他密集接受过救助,却依然得继续提供救助的原因。

“4年救助234次”之所以会上演,固然有制度的人性化与温情使然,但救助制度存在的漏洞也显而易见。正是这些漏洞的存在,给了部分人多次“蹭救助”的机会,这个问题值得重视。首先,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挤占。救助资源是有限度的,这部分人频繁被救助,必然会挤占其他真正需要救助者的资源;其次,容易形成误导,刺激其他人效仿,认为不需要努力工作,靠着救助制度就可以“行万里路”;此外,对他们本人也是种伤害。尽管他们达成了免费“穷游”目的,但也纵容了他们的“懒”。

对此,相关部门应思考如何堵上救助制度的漏洞,例如修订相关办法,对接受救助的频次作出更明确的规定,或者各地建立联动机制,对恶意“蹭救助者”说不。 (夏熊飞)

新闻推荐

“电网覆冰预测”“远程冰情监测”“低压直流融冰” 电网“黑科技”除冰保电

继多省电网负荷突破历史极值后,1月29日,气象部门再次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中东部地区未来一周气温还将持续偏低。会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2008年冰灾及电网瘫痪会否重现?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1月29日接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穷游男子4年“蹭”救助234次,制度该说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