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育并举的现代启示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2-01 15:41   https://www.yybnet.net/

▲蔡元培先生□雨茂

1922年底,上海《密勒氏评论报》请读者投票选出“中国今日的十二个大人物”。在其中两轮评选中,蔡元培一次排名第六,一次第七,位次靠前的有孙中山、顾维钧、冯玉祥等人。胡适也拟定了一个12人名单,分成四个组,在“影响近二十年全国青年思想”的四人中,蔡元培名列第三,排在康有为、梁启超之后,陈独秀之前。不知道胡适想过没有,100年后,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大学建设仍要从蔡先生的思想中吸取营养。

2016年暑假,我随学院到北京大学学习,聆听了蔡元培先生孙女蔡磊砢博士的讲座——《蔡元培教学思想与大学建设》。蔡博士从四个方面归纳了爷爷的大学改革理念:学术至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当时,国家已经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但建设名单还没有公布,全国各地的大学中,有的志在必得,有的翘首以盼,有的希望天降喜讯,有的则心如止水……直到2017年9月21日尘埃落定。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互联网充斥着各种消息,段子手们尽情地进行言语狂欢,有打趣的,有自嘲的,也有相互揶揄甚至互相拆台的……冷眼旁观之后,也心生一个疑问:怎么实现双一流?急功近利一直是大学建设的顽疾,难道双一流建设也逃不出它的魔掌?

约三十年前,我的大学老师就给我们介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带着崇敬的心情宣讲蔡先生的大学建设理念,在当时的老师和学生看来,蔡先生的理念还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后来,我到高校教书,阅读了一些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知道蔡先生的理念并不是他的创造,而是西方高等教育的常识,其中德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思想对他影响最大。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蔡先生的功绩。在一个老旧落后的大国推行现代教育,不亚于让一个习惯步行的人开高级跑车,实际等同于再造国民,难度堪比登天,但蔡先生做到了,除了敬佩,还能对他有更多要求吗?我们常常称颂鲁迅先生在改造国民性中的巨大功绩,对他的文学救国行为不吝言辞,但如果没有新式教育的支撑,文学救国又如何落到实处!

相对于100年前的中国,现在的物质条件已有天壤之别,国家能够提供最好的硬件设施,可以建最漂亮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可以聘请最优秀的师资,可以提供丰裕的课题经费,但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学术研究、管理理念等软件条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虽然高等教育相较100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基本理论是不变的,蔡先生倡导的四大理念历久弥新,对于当前的双一流建设,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无论是建设一流大学也好,还是建设一流学科也罢,需要的是一流学生、一流师资与一流管理。一流学生与师资是最紧迫的,这就回到了100多年前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与教育次长范源濂之间的争论。范先生认为,小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中学?中学没有办好,怎能有好大学?而蔡先生则认为,没有好大学,中学师资哪里来?没有好中学,小学师资哪里来?争论的结果是合起来最好,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大学,都需要重视,也需要整顿。问题是怎么结合呢?

1912年,蔡先生撰写了民国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建立起了以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五育并举”思想体系。蔡先生认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隶属于政治,而美育与世界观教育则“超轶”于政治。蔡先生明确指出,“军国民主义为体育,实利主义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皆毗于德育,而世界观则统三者而一之”。蔡先生所讲的世界观教育不是通过政治教育去实现,而是通过美育。同时,美育也是打通其他四种教育的纽带与桥梁。至于为什么要倡导美育,蔡先生认为,“吾国之患,固在政府之腐败与政客军人之捣乱,而其根本,则在于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而毫无高尚之思想,惟提倡美育足以药之”。

长期以来,功利主义思想大行其道,体现在教育上则表现为把教育作为改变命运的途径,作为挣大钱、娶美女、嫁豪门的捷径。考大学不是为了完善自己,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和谐的人,而是抱着他种目的,所以要考重点大学,考名校,读就业好、收入高的名校。为了考入知名大学,就得上知名幼儿园、小学、中学;为了考高分,就要牺牲美育、德育与体育来“成全”。缺少美育的智育是畸形的,缺少德育的智育是危险的,缺少体育的智育是令人后怕的。蔡先生认为美育是无差别、超功利的,缺少美育,就无法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甚至导致创造精神的缺失。“美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表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怎么实施美育呢?蔡先生认为主要通过音乐、美术、手工与游戏,另外,在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博物学等智育课程中,也有美育元素可供开发。

基于以上论述,五育并举在当下依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大学居于教育生态链顶端,如果不把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纳入五育并举体系中去观照与思考,如果片面强调某一种教育,或者机械理解推行,就与蔡先生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了。

(本文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新闻推荐

李爱武拟提名为湖南岳阳市市长候选人

记者刚刚获悉,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布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经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提名岳阳市委副书记李爱武为岳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公告如下: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为了加强对干部选拔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五育并举的现代启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