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位异乡人 承接起一条他人回家的路

来源:陈楚薇 2018-02-02 08:55   https://www.yybnet.net/

现年46岁的廖师傅看起来稍稍比他的实际岁数略大,不论是早早爬上眼角的细纹,还是有些干瘦的身量,都仿佛宣示着岁月无情流过的痕迹。

“我15年买车之前是一百三四十斤吧,以前有肚子的。15年7月份买了车以后,我三个月瘦30斤,讲给任何人听,没有一个人相信的。”说到这里,廖师傅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像个孩子展示自己满分的卷子一般自豪与狡黠。作为一位滴滴专车司机,廖师傅拥有一辆2015年7月“背着41万现金”买下的奥迪A6车型,按照他的说法,这辆车平时用于专车接送,周末还可以充当婚车,由此充分展现出他身上作为“上海人”精打细算的一面。而在此之后,两年的时间里廖师傅每天几乎有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需要在车上度过,这不仅需要他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也需要随时应变各种突发情况。

“开车一个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有是对车子的安全,对客人的安全。”在廖师傅从事司机工作的职业生涯里,这三个重要的“安全信条”是无法逾越的底线。这体现在廖师傅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上出车前,他会围着车子先看一圈,检查轮胎胎压,然后车子一发动以后听音,看仪表盘的水温有没有报警。在廖师傅看来,这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也已经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正是这样细心谨慎的好习惯,让廖师傅在工作中将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送乘客前往无锡的高速路上,当时廖师傅察觉刹车踩下去的深度有异常,就迅速反应到可能是刹车皮没了。“当时坐着客人,我就跟他商量说,现在能不能就是说我们到服务区的时候休息一下,来检查一下刹车。客人也非常配合,后来一查,确实是用完了,如果跑的话是可以,但是隐患很大。”廖师傅认为,“对客人最大的就是安全,要保障它,不管距离多远,多长,多短,你能把客人安全的送达目的地,就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安慰。”在2015年正式开始接手滴滴专车司机这份工作之前,廖师傅曾经在上海强生出租车公司以及锦江外事处工作,按年限来看称得上是一名经验十足的“老司机”,也因为长久从事司机这份工作,让他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客人。而在配合采访的时候不难看到,廖师傅十分注重自身在穿着以及谈吐上的得体,他甚至会反复斟酌措辞,以期能够尽量还原当时的事件以及自身的内心活动。廖师傅表示,长期形成的良好修养能够在第一时间让上车的客人感到放心和舒心。

或许传统印象中,司机每天的工作可能是枯燥的从A点到B点,但廖师傅内心赋予了这段旅程更深刻的含义。“比如在临近春节,不少留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一年到头可能就回家一次,在送他们赶去火车站,机场的途中,你可以想象到他们激动的心情,而我的工作能够让他们离家”更近一步”,这也算是我对他们的一个交代。”

在无数次将乘客安全送回家之后,对于“家”的理解,令这位能说一口流利上海话的司机师傅内心涌动起一股浓烈而难舍的“乡愁”。与土生土长的上海本地人不同,廖师傅属于上海知青的第二代,其父亲曾在年轻时作为知青下乡到了江西南昌,也因此,廖师傅少年、青年时期的回忆也几乎全部留在了南昌。

“我是从1998的年底左右吧,从江西南昌回到上海,那个时候我应该是24岁到25岁之间。”在廖师傅的描述里,刚刚回到上海时是一段艰苦的日子,正所谓是一无所有,自谋出路,曾经为酒店打过下手,做过港汇广场的保安,后又辗转多次不同的工种。而这种难以融入环境的孤独之感,让他内心更是对于南昌怀揣着难以挣脱的思念。

但为了满足父亲“落叶归根”的心愿,也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廖师傅一步一步在上海安生立命。

“我父亲毕竟从上海下去的,他有一个思想就是落叶归根吧,但如果叫我选择的话,我情愿选择江西(南昌)。”廖师傅在谈及南昌的时候,仿佛是打开了话匣子,情绪也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论及二十多年前的往事,生动得一如发生在昨日。

即便在上海生活了二十余年,南昌对于廖师傅情感按他的话来说都是“割舍不了的”,“江西是我的出生地,从那个地方出来,毕竟我所有的同学,还有那些朋友都是在那边,我到上海来以后所接触的目前就是说在工作方面的朋友,或者是一个圈子的,但是跟江西的那些朋友跟同学那不是一样的心情。”

令人欣慰的是,靠着自己的打拼,现如今廖师傅在上海也已经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贤惠的妻子和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提及儿子,廖师傅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幸福的神情,“我对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希望他能够在生活里自立,开心。”或许正是廖师傅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让他对待生活充满了豁达与乐观,这种对待人生的看法,他也希望能传递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可以说,上海的飞速发展给予了无数个像廖师傅这样的人一个事业打拼的空间,而在此之余,家却像是在他们的心中埋下的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发芽生长,会在孤独时给予力量,也会成为萦绕在心头那份永远的牵挂。

新闻推荐

共享经济进农村 农民增收新途径

周末,30个家庭近百人的“快乐成长”亲子团来到海南万宁山根镇大石岭村,在共享菜地里摘菜,在共享厨房里做饭,还可沙滩嬉戏、池塘垂钓、制作糯米粑……度过充实的田园生活。去年以来,镇村干部提议发展共...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位异乡人 承接起一条他人回家的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