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马涤明
河北石家庄一个楼盘出现数起“一房两卖”,购房者求助多个部门无解。此前记者暗访了多个部门,遇到“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难办”的情况。(1月31日中国之声)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最受诟病的作风问题之一,但是现在有些部门热情接待群众,笑脸相迎,说话态度上也挑不出毛病,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风转变了,可是在最关键的“办事”问题上,跟过去并没有多大差别,还是能推则推、能拖着办的绝不快办……这样的“作风转变”,不过是换了个好看的“花马甲”而已。这种披了马甲的“新型作风问题”,更值得警惕。
石家庄桥西区区委书记、区长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要求依法从速解决“一房两卖”事件给群众造成的难题,各部门随后都行动起来了,案件性质也有了定性,问题有望得到解决,至少受骗的买房人能够得到公正的说法。然而这样的结局或解决方式并不圆满——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群众维权无门、被踢来踢去,相关部门“集体推诿不作为”的问题,要不要问责、给公众一个交代?
作风问题之所以顽固、难治且易反复,一个重要原因是违纪成本低。不作为也好,相互推诿也好,群众投诉、媒体曝光引发上级重视后,总是纠正的动作多、问责的动作少,而群众以投诉举报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的过程往往比较艰难。也就是说,不作为等作风问题的成本非常低,而群众监督的成本则非常高,这种“成本不对称”显然是更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果总是就事论事地处理暴露出来的问题,少有从监督机制上的反思与改进,作风问题很难走出“按下葫芦起来个瓢”的怪圈。
新闻推荐
狗年生肖茅台被“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