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月2日公布《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自3月20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促进微博客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2月2日中国网信网)
微博的规矩来了,主要是明确微博客信息服务管理的内容,让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义务,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也许,有人会担心,新规定施行后,会不会导致写微博“不自由”,或者讲,自己的微博表达“不自由”。可是,我们要知道,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凡是野蛮的成长都有可能导致无序,产生很多弊端,甚至成为“自由市场”,这显然不是大家所期待与希望的。
请看“微博”的由来与历史——“微博”,又称“围脖”,自2009年8月始兴,如今早就进入“微博控”阶段。由于微博可以绑定手机,任何人都可以像发手机短信一样发布微博信息,所以,微博作为个人媒体,可以使每个人都成为“记者”。有人这样来形容微博之功效: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参与的乐趣,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都可以“参政议政”。如此说来,小小微博可谓“微言大义”也。
无论是“微言大义”,还是“微博大义”,总之,微博要有“大义”的内涵。可是,相当长时间以来,微博上时有“垃圾”甚至存在“有害物质”,经过网络传播后危害性更大;微博也会沦为少数人的“战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开撒,话不投机就骂架,污言秽语充斥微博之上……必须消除微博身上的“戾气”,必须切除微博传播有害物质的“毒瘤”,才能让微博健康成长。
微博立规矩,让“围脖”实至名归。“围脖”,顾名思义,戴在人脖子上,有保暖之功与护卫之责。而当微博成为网络时代很重要的社交载体,理应发挥出“围脖”功能,让粉丝圈里“暖暖的”,既可以获取相关信息与资讯,又能够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与能量。只要“把规矩挺在前面”,公众的“微博表达”,以及“微博参政议政”,包括“微博传播”等,都是在共同编织社会的“围脖”,让这个社会更温暖、生活更美好。
新闻推荐
“广州司法”微信公号2月3日消息,杭州保姆纵火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莫焕晶的辩护人—广东增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党琳山未经法庭许可擅自退庭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