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盥洗毕,像往常一样,我又开始阅读我最新网购的一本书——一位诗人的散文作品集。
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其诗其文,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我皆爱读。记得几年前在江苏无锡市打工时,经常可以看到他在当地报纸副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剪贴收集起来,以便在空闲时阅读学习。
买书读书写作,是我的最大爱好。读高中时,因为镇上没有书店,县城的书店离家太远,且鲜有我喜欢的诗歌、散文方面的书籍,于是,我就把父母给的零用钱节省下来,邮购一些诗集、散文集和文学期刊,从中汲取文学的养分。尝试写作投稿,也被报纸副刊发表了一些,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自信和自豪之感顿生。
高中毕业以后,由于文字上的特长,我被镇政府聘为专职新闻报道员,从此,开始了写作生涯。读书,更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次到县里或市里参加活动,我总会刻意抽出时间去书店看看,买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刊,当然文学书籍自不必说。阅读不倦,书海弄潮;笔耕不辍,文苑花开。书籍的滋养、自身的努力,在镇里工作十年间,每年都在各级报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近百篇,连续八年被市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后来为了生计,辗转于无锡、苏州、南京等地打工。每到一个地方,最向往最喜欢的去处无疑还是书店——书店里灯光明亮,彻照我心;书香氤氲,沁我肺腑,让我忘却了生活的艰辛、劳作的疲惫。
此时此刻,我所租住的居所外,小雨霏霏,室内灯光柔和。沉浸在诗人用文字所构建的艺术氛围中,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无可名状,让我沉醉。我一直认为食可果腹,书可怡神。如果说年轻时候的阅读,还带有一些强烈的功利色彩,现已人至中年,阅读对我而言,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种类似于本能的生理需求:不可一日无饭,亦不可一日无书。阅读,让我蜗居斗室,而神游千里;置身俗世,而不染纤尘;于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之中,守住内心的一份安然和恬淡。所以,我经常会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些钱购买喜欢的书籍,让我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从来不乏书香弥漫。
——无关梦想,有益心灵。我爱书籍,我爱阅读。
新闻推荐
文/杨玉龙图/朱慧卿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今年将启动婚姻消费补贴制度,为新人结婚提供补贴,补贴内容有黄金3元/克、汽车消费500元/辆等。记者了解到,婚姻消费补贴并不是当地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而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