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将从 14篇增加到 72篇。于是,不少人纷纷质疑增加篇目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加重。笔者认为,古诗文背诵篇目“加量”并不是“加负”。
首先,背诵篇目增加不是“加负”,而是回归教育本真。语文学习其实就是听、说、读、写,其中读和写是基础。“读”就是要多读、多背诵经典古诗文以及文章,这样才能“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在应试教育时代,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写”上,即大量做习题,忽视了“读”。为此,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将古诗文背诵篇目从 14篇增加到 72篇,其实就是用回归教育本真的方式,明确地告诉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是“读”和“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背诵篇目增加不是“加负”,而是进入传统文化殿堂的“捷径”。众所周知,古诗文是一座知识宝库,更是一座精神宝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于青少年来说,古诗文对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无益处,甚至可以说是其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面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浩瀚的传统文化,高中生却是“老虎吃天没处下爪”。为此,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给高中生找出了一条捷径——背诵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的 72篇经典佳作。
最后,背诵篇目增加不是“加负”,而是给教育烙上“中国底色”。在如今的生活中,不少人对西方的“洋历史”“洋文化”如数家珍,却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甚至因为不了解而闹出了不少笑话。为此,教育部在新修订课程标准时,无论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初中、小学阶段,无一例外地增加了大量的“中国底色”。
总之,笔者认为,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不是给学生“加负”。
新闻推荐
为将有抵押债务的土地收储,扬州一土地储备中心预支一部分土地收储补偿金给土地使用权人,让其解除抵押。然而,这笔补偿款最终被该使用权人非法转移,下落不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江苏扬州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