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校名去“职业”岂止是追名逐利

来源:南宁晚报 2018-02-06 06:25   https://www.yybnet.net/

■杨玉龙

1月20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发展规划司《关于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的公示》,引人瞩目的是,在21所“新设本科学校”中,有16所学校的“建校基础”中包括“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其“申请建校名称”中,将“职业”或“职业技术”抹去。(2月5日 《中国青年报》)

诚如媒体所言,大学校名是学校的招牌,是学校对外的“名片”,也是承载其历史传统、文化理念、精神气质、品牌形象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据了解,进入新世纪后,高校改名主要倾向有:将涉及的地域越改越大;改变学校的性质类别,实现了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大学更迭;界定学科类型的用词越来越时尚、综合。

笔者以为,大学更名虽无可厚非,但也应把握好原则,即应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掺杂过多的功利色彩。一些高校乃至地方政府在教育理念上有偏颇,比如,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唯有办学术型大学才能体现地方政府办学的水准。也因此,为了好名声,为了彰显实力,不惜在名字上大动脑筋。这样的高校更名动机,虽说并非全部,但也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就更谈不上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厚爱。

更何况,校名决定不了教学层次。在校名上费尽心思,片面追求高大上,或者新奇特,或者去“职业”终归是一种短视行为。没有教学质量做支撑,名字再好听也终是徒有其表。同时,从全局来看,高等教育都向学术型靠拢,而疏远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就会出现“两张皮”现象,不利于社会整体发展。

当然,减少校名去“职业”现象,职业院校自身也当“自强”。以河北省为例,近日《2018年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对全省58所高职院校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生114609人,全省整体就业率达94.22%,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0%。足见,只要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过硬,就能成为市场的宠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地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同时强调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伴随着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视,可以说,无论是职业教育体系还是技能人才,都会越来越吃香。因此,校名去“职业”的短视思维需要改一改,与其如此不如将精力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上。

新闻推荐

为提任副省级搞拉票贿选 辽宁原副省长刘强被双开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辽宁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刘强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经查,刘强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提任副省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搞有组织的拉票贿选活动,对抗...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酿酒股大跌2018-02-06 04:09
红泥一纸足可珍2018-02-06 06:21
评论:(校名去“职业”岂止是追名逐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