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胜
【经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一》
【浅释】
终,指父母寿终。慎终,是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远,一指父母去世时间久了;二指已经过世的历代祖先,距今遥远。追远,就是对去世久远的父母和祖先进行虔诚的追思、祭祀。
慎终追远,属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孝道中的重头戏。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见“为政第二”篇的“孟懿子问孝”章)《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慎终追远的活动,是令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为人子孙者呼唤、激发、涵养其知恩、感恩、报恩之心的过程,人能常念亲恩祖德,内心自然会有暖流涌动、有光明充满,本性良知自然会发挥其自动进行人生导航的功能,待人处事接物时自然会朴实厚道,对得起良心。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大学》曰:“上老老,而民兴孝。”因此,若在上位者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力倡导、积极推行慎终追远之优良传统的话,自然会上行下效、万民响应,令整个社会形成孝亲敬祖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从而取得人心厚道、民风淳朴的精神文明进步成果。
“追远”一事,更深刻的内涵、意义和价值在于,务必要沿着父母、父母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这条脉线向上回溯,一直追祀到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才算够远,方为究竟!此时,孝本身就成了道,或曰“通道”。何以故?《孝经》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于世间法而言,孝道是令“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这一“四两拨千斤”的治理理念得以实现的核心力量;于出世法而言,孝道乃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吾人赖以修证大道、彻悟本源真实不虚的无法之法、非门之门!妙哉,儒家之学!大哉,孔子之道!“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中庸》)
新闻推荐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春节假期虽然已清零,但是年味还在。而且你知道吗,其实正月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年俗,而我们通过传承这些年俗,希望在新的一年求得好运气。“2018年灵岩寺戊戌新年祈福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