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

来源:西安晚报 2018-02-24 04:48   https://www.yybnet.net/

◎朱自清

了解与欣赏为中学国文课程中重要的训练过程。成年人平时读书阅报大都是采取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但在国文教学,教师准备时,必须字字查清楚,弄明白。学生呢,在学习时也必须字字求了解。通常教授国文的,大都很注重字义。实在除掉注重字义的办法以外,还应当顾及下面的几种分析的方法。

一句子的形式(句式)

某种特殊句子的形式,不仅是作者在技巧方面的表现,也是作者别有用心处。讲解国文时必须加以说明。例如鲁迅先生的《秋夜》的开端: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不是普通的叙说,句子的形式很特殊,给人一种幽默感。作者存心要表现某种特殊的情感。这儿开始就显示出一个太平凡的境界,因为鲁迅先生所见到的窗外,除掉两株枣树,便一无所见。更使人厌倦的是人坐屋里,一抬头望窗外,立刻映入眼帘的东西,就只是两株枣树,爱看也是这些,不爱看也是这些,引起人腻烦的感觉。一种太平凡的境界,用不平凡的句式来显示,是修辞上的技巧。明白了这两句的意思与作用,就兼有了了解与欣赏。又如同篇: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

这是作者在文字排列上用工夫,两句都不是普通的说法。上半句表现两层意思:(一)枣树上的天空,(二)夜的天空。两层意思而用一单位表示,是修辞上的经济办法。文字的经济便是一种文学的技巧。平常的语言,可有两式:

夜间这上面的天空……

上面的天空在夜间……

读起来便都有了停顿,时间上显得十分不经济,意思也没有原句透露。下半句“奇怪而高”,口语中常说“高而奇怪”,单词习惯大多放在前面。现在说“奇怪而高”,句法就显得别致,作者在这里便用来表示秋夜天空的特殊。

二段落

写段落大意是中学国文课上常用的方法。但通常只把各段的大意写出,而于全文分段的作用与关系,往往缺少综合的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写段落大意,每段大意,常只用一二句话表示。这里便应当注意语句间的联络,要能显出原文的组织和发展的次序。

三主旨

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一篇文章中足以代表全文主旨的重要语句,和指导学生研究全文主旨如何发展。古人称文章中重要的语句为“警句”。警句往往是全篇的线索。读一篇文章最要紧的事便是要能找到线索。文章的线索作者往往把它隐寓在文中的一二句重要的语句里面,例如龚自珍《说居庸关》,“疑若可守然”五字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教师便须注意此主旨的发展。

四组织

文章组织的变化,也是作者在技巧上用的工夫,说明这种文章组织的变化,是了解与欣赏范围内极重要的事。例如上举《说居庸关》,“疑若可守然”五字,一段中连用五次;又“自入南口”连用六次。这是叠句法,亦是关键语,在组织上增加一种节奏。最后三小段文章最堪注意,在整齐的组织中寓有变化,末两段一写蒙古人,一写漏税,指出间道,均逼出居庸关之不足守,与前文相应答。这是组织上的一种变化,读者容易忽略过去的,教时应当加以说明。

五词语

在一篇文章中应当注意作者惯用的词语和词语的特殊意义。

六比喻、典故、例证

先讲比喻。

康白情的《朝气》,内容是描写农家种植的生活,题目何以称为“朝气”呢?农家生活的描写与朝气究竟有何关系呢?这些问题教师是要暗示学生提出来详细讨论的。农家生活的描写实在是一个比喻,作者是别有寄托的。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故事,往往带上一些抽象性。大概一个比喻的应用,包含三方面的意义。如《朝气》:喻依,农家的生活。喻体,劳工的趣味。意旨,由趣味的工作得到美满的结果,显示出生活中朝气的景象。这是文学上表达技巧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应当让学生区分得很清楚的。

次讲典故。

古文中的用典是学生最感觉麻烦的事情。讲解古文时说明古典出处也是极占时间的。但是教师往往只说明古典本身的意义,而常忽略了这个典故在本文里的作用。这样使读者只记古典出处,便感觉乏味了,更谈不到欣赏。原来用典的作用,也是使文字经济的一种办法,作者因为要表达心中的事或情,不必完全直说,借用过去的一桩熟悉的而且与当下相关的事物来显示。大凡文学上的典故都经过许多作家的手改造过,而成为很好的形式。因此用典的作用,一方面是使文字经济,一方面也是避免直说,增加读者的联想,使内容丰富。

再讲例证。

在说明文和议论文中有些时候往往遇到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说解时必须要设法用一两个较具体的例证加以说明。如蔡元培的《雕刻》里面,许多美术上的概念,教师应当设法举出浅显的实例,加以说明。又如东坡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也应当举出实例,说明诗与画两者之间所以沟通的道理。

总结起来说,关于了解与欣赏应该特别注意的有三点:

一是语言的经济。注意句读顿停多少与力量是否集中。

一是比较的方法。讲散文时可用诗句作比较,讲诗时可用散文比较。文中的语句可与口中的说话比较,读鲁迅先生的《秋夜》,便可与叶绍钧先生的《没有秋虫的地方》比较。比较的方法对于了解与欣赏是极有帮助的。

一是文字的新变。一个作家必须要能深得用字的妙趣,古人称为“练字”,便是指作家用字时打破习惯而变新的地方,教师就也要在这方面求原文作者的用心。

训练的方法,除教师讲解外,在学生方面,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不过在朗诵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发展的节奏。注意本文的意思,不要被声音掩盖了,滑过去。默读是不出声的,偏于用眼,但也不要让意思跟了眼睛滑过去。

最后,问题的研究,在读文时是常有的事。但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分量,要有意义。最好教师只居于被动地位,用暗示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摘自《大师语文:拆开来说》,朱自清/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新闻推荐

把握两会投资暖窗 布局十大热点

在经历2018年开年暴涨之后,A股因业绩雷、美股暴跌等因素,恶化市场风险偏好,恐慌性杀跌,波动加剧,两级情绪呈现单边空势,主题投资抱团被“打散”。经历2月5日到2月9日一周的调整之后,全球股市止跌反弹,市...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于了解与欣赏能力的训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