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日出,欢快行走在加利利海岸。其实,加利利海是以色列境内唯一的内陆淡水湖泊,千百年来,当地人们习惯称它为加利利海,古时也有提比利亚海之称。以色列四分之一的饮用水来自加利利海。
蓝色的加利利海面,看上去很平静,可当你双脚踏入水中,才发现海上风浪很大,遮阳伞被吹跑不说,鞋子也被湍急的湖水卷走。“风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让我突然想起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那幅价值三亿,1990年3月在美国波士顿被盗的画作——《加利利海上风暴》。画作描述耶稣和门徒一同上船,横渡加利利海,海上起了风暴,波浪打入船内,船几乎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睡觉,门徒摇醒他,耶稣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止住了。犹太人认为加利利海是耶稣行神迹最多的地方。
我们一行索性将遮阳伞和鞋子抛到岸上,赤足在湖水里捡拾鹅卵石,想留一块圣地的石头做纪念。我发现波光熠熠下捡拾起的鹅卵石,和其它河流里的鹅卵石没任何区别。于是从一堆里挑选出一块稍微有点特色,棕红色的鹅卵石。后来这块鹅卵石也不知道搁哪里了,和家中那些四处捡拾来的鹅卵石放在一起,不分彼此了。
湖面停泊着几艘游船,我们一行将登上游船沿湖泊转一圈。船长询问我们来自哪里?日本还是中国?得知我们是中国人,他神奇般拿出一面中国国旗,轮船上骤然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海外看冉冉升起的国旗,听雄壮的国歌。我们所有人都将手按在胸膛,深情唱起国歌。唱完国歌,我们泪眼朦胧,更深切地领会到祖国在我们心中的分量。接着我们又自发地唱起电影《上甘岭》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首又一首,我们边唱边跳,动作轻盈活泼,个个脸上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和感恩。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和平年代。虽然那时,物质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但我们也从来没有经历过饥荒和战火,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因为我们来到这世界,没有带什么来,将来也不能带什么走。沉浸在怀想中的我,环顾四周,发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歌善舞啊!这时,游船载着我们环游了大半时辰,大家居然没发现呢,更不要说拍沿湖的风景了,倒是唱歌跳舞的镜头留下不少。我们团里两位云南傈僳族男子也深情地唱起了少数民族歌。
船长是位高大壮实的犹太人,听我们唱完了,见我们也跳累了,他开始高歌。他唱的是希伯来文民歌——深沉而悲壮,让人想起犹太民族苦难的历史。我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他那投入的模样同样感染了我们,我们合着节拍又跳起来。都说少数民族有舞蹈天赋,看来我们汉族也有这基因,那些广场舞足以佐证汉族也能歌善舞。
船长唱完,自豪地说这是他自己作曲作词的歌,我们露出一脸惊讶。随即他转身捧出一堆碟片摆放出来,由我们选购。犹太人真是会做生意啊!我们看见船长的形象刻在碟片正面,多数人毫不犹豫地掏出美金,20美金一盘,虽然不便宜,但里面全是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啊,又是他自己唱的,是不是很有纪念意义?我也当即掏钱买了他的碟片和摆放在小餐桌上的当地特色纪念品——小小的鹅卵石上镶嵌着“大卫之星”及帆船”等图案。
一艘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外籍游船,行驶在以色列的加利利海上,构成一道特别风景。这昭示着开放的中国正以博大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拥抱人类的所有文明。
我开心欢笑踏上返回的栈桥,擦肩而过的是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但大家微笑面对迎面而来的人们,一律用刚刚学会的希伯来文,彼此问候——“SHALOM”(“平安”的意思)。
新闻推荐
如果人生可以二次选择,刘女士是无论如何不允许女儿学跳舞了。2月23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只要一看见躺在床上的女儿小媛(化名),刘女士便忍不住泪眼婆娑。小媛家住宝丰,今年4岁,因为喜欢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