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最新《二孩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 四成多二孩家庭有“养老焦虑”

来源:南国今报 2018-02-25 16:13   https://www.yybnet.net/

二孩家庭认为能化解焦虑的“药方” 李云/制图

核心

提示

2月22日,一项连续3年进行的“2.22”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在广州发布。调查显示,二孩带来的焦虑正在从“纠结二不二、没人带娃”等,转化为对孩子教育的担忧。

现场同时发布的“二孩焦虑指数”则显示,“养老”已成为上升最快的焦虑因素。

调查显示75%受访者“焦虑可控”

此次调查中,数千位受访家庭,二孩家庭占70%。值得注意的是,在已育二孩的受访者中,有75%表示自己的“焦虑指数”位于50分以下,也就是“虽然感到焦虑,但压力可控”。但同时,也有25%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山大”。有6.1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极其焦虑,有过极端的念头。

调查发起方、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队长徐靓表示,发现二孩家庭尤其是母亲的高焦虑状态并予以纾缓,对于改善家庭关系、提升育儿友好度、净化舆论环境,有特殊的意义。

本次调查显示,15%的受访者表示理想子女数量为3个或更多,77%的受访者表示是2个,7%表示是1个。

生育二孩后,回答“有职业规划、努力打拼中”的女性,只有37%。相比之下,却有63%的二孩母亲表示,对职业发展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感到迷茫、对未来无能为力。在受访者自己开出的缓解“二孩焦虑”的“药方”中,选择“自我成长”来克服焦虑,或者通过学习来克服焦虑的受访者,不足25%。

二孩家庭

“养老焦虑”上升最快

调查显示,在众多的焦虑因素中,养老焦虑上升尤为明显。2016年,表示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仅为两成。2017年,回答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近三成。而在今年,表示有养老压力的受访者高达45.65%。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认为应辩证分析“养老压力增加”的问题。一方面,期望寿命增长,自己的长辈年龄增大,抚养长辈需要投入更长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医药费居高不下,抚养老人也要更多的经济,于是感到养老压力增大。另一方面,自己只有一个孩子时,养育孩子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投入相对较小,而自己有两个孩子时,养育孩子的投入相对较大,再去抚养老人就会感到压力增大了。

董玉整指出,二孩家庭面临着“上有二老/四老(双独家庭),下有两小”的局面,压力当然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晚育趋势的发展,35岁以上的孕产妇越来越多。二孩家长既要操心父母的养老问题,也要为自己担忧越来越逼近的养老问题,“养老焦虑”加倍。

专家呼吁

化解焦虑需配套政策

2017年,中国新出生人口数和人口出生率双双下降,引发舆论对“再生一个”的热议。

董玉整认为,生育意愿下降与否取决于内外两方面因素。从外在因素看,经济条件、社会福利、环境支撑、家庭和社会关系、就业发展压力等,都会影响生育意愿。从内在因素看,社会发展使得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育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应对生育养育的时间精力都显得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不敢生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生育观念尤其是生育价值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自由发展、更加注重自我的价值实现、更加注重个体的品位生活,不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不再将下一代当做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董玉整呼吁,要化解“二孩养育焦虑”以及“养老焦虑”,政府需要“更加给力”,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有关生育费用减免、生育期各种福利保障、养育费用支持帮助、妇女儿童健康护理、家庭收入税费调节降低、住房补助、教育补助以及大力举办0-3岁托幼机构、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培养更多幼教和儿科医学人才、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生育文化氛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据《广州日报》全媒体)

新闻推荐

市委统战部传达学习全市新旧动能 转换重大工程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大会精神

本报讯2月24日,市委统战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市奖励兑现大会、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大会精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李明强调,全市统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最新《二孩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 四成多二孩家庭有“养老焦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