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实(时评人)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上学较早、睡眠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已有多地进行了“推迟上学”的有益尝试。
就此而言,此次浙江全省推行小学生早上“推迟上学”制度,无疑是又一个很好的大胆尝试。但也要冷静客观看到的是,造成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除了早上早到校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家庭影响下不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首先,解决课业负担重的问题并不在于推迟上午的上课时间,而是扎实科学的学科内容减负、学校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优化等。其次,有效解决家庭不健康的作息时间安排问题,重点无疑还是在于家长等家庭生活习惯的改善和完善。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即便学校推迟了小学生的上午到校上课时间,充足的睡眠还是难以有效保障。
综上,所谓的小学生每天早上“推迟上学”、不得早于8点到校等,只是正向推进的其中一个方向和方面,与保障孩子充足休息时间并无必然联系。这等于给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即在推行实施小学生早上“推迟上学”的问题上,需要配套和有效解决的,还有家庭作息时间的科学安排、家长上班与送孩子上学时间对表一致等问题。只有这样,“小学生充足睡眠”的美好初衷,才能得到多方强力保障。
新闻推荐
◆按照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要求,在各类工程项目、科技计划、机构平台等评审评估中加强人才评价,完善在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实施、急难险重工作中评价、识别人才机制◆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评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