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吃饱了,打个嗝很平常。可是,对黄先生来说,打嗝成了他的噩梦。3年来,他总是感觉到腹痛腹胀,还不停打嗝,走路也要捧着肚子。
前段时间,他来到医院求诊。医生根据黄先生的既往病情和心理测试情况,判断他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躯体症状——— 心因性呃逆。经过三周的治疗,黄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
这3年多来,黄先生过得非常痛苦。主要是他不明原因的总是感到腹痛腹胀,还一直打嗝,甚至严重到不能正常吃饭休息,走路也要捧着肚子慢慢走。
为了治病,黄先生辗转重庆、广州等多家知名医院求医,但是诊断不出根本的问题,按照正规治疗疝气的方法也毫不见效。
今年1月,黄先生来到该医院求助。按照黄先生自诉的症状,医院分诊时对应的也是普外科。
医生接诊后,根据黄先生多次求医的经历并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判断黄先生的身体应该没有疾病,并将他转介给心理科。
明明是3年的腹痛打嗝,多家医院也都在普外科治疗,为何最后要到心理科呢?黄先生非常纳闷。
“我当时见到患者时,他连讲话都在打嗝,连续不停地打嗝,走路也都是捧着肚子的。”医生说,患者除了睡着没打嗝,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打嗝,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
接诊后,心理科医生耐心细致地询问了黄先生的情况。根据黄先生的既往病情和心理测试情况,医生判断他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躯体症状——— 心因性呃逆,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
后续的治疗中,医生一方面通过药物对症治疗,更重要的是以一系列心理疏导治疗,解除黄先生的心理压力,达到对因治疗。
医生说,黄先生对家庭、尤其是对子女的情况存在很多焦虑和不满,这些都是导致他疾病产生的罪魁祸首。
通过3个多星期的治疗,黄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目前,黄先生仍在治疗中。/ 专家建议 /心身疾病往往与患者心理密切相关
专家建议,心身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表现出躯体症状。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心因性哮喘、头痛、头晕、心悸、腹泻等。
黄先生这种心因性呃逆虽不常见,但最重要的是找对病因,一切才能迎刃而解。
人们易忽略“心身疾病”
专家表示,国内外的调查资料均显示,心理疾病在临床各科患者中约占25%—35%,许多身体疾病是由心理疾病导致或者加剧的。
但是,人们往往能够重视身体上的疾病,却选择忽略心理疾病,甚至让心理疾病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一些非精神科医生也可能忽略患者的心理因素,认为是内科疾病使患者只接受躯体治疗。
专家提醒,市民也要在看病中注重心理因素对身体疾病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根弦。
新闻推荐
2月26日,市民在河北省唐山市南湖公园举行的元宵节灯会上自拍。新华社发(董军摄)这是2月27日在南京夫子庙拍摄的灯会景观。元宵佳节将至,全国各地富有特色的景观营造出浓浓的喜庆气氛。新华社发(周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