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将至,一些公众发现,元宵节很“调皮”,去年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月11日,今年为3月2日,而明年则是2月19日,这意味着今年的元宵节比去年晚到19天,而明年的元宵节又比今年早到11天。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其热闹程度堪称中华民族“狂欢节”。在这一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其乐融融。
同样是元宵节,为何阳历日期时早时迟呢?专家解释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是由农历闰月所致。中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为使得农历年与阳历年能基本对应,中国采取了“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设置7个闰年,即闰年增加一个月。这样,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提前11天左右;如果上年农历有闰月,下一年的元宵节就会比上年推迟19天左右。
天文年历显示,元宵节最早发生在2月4日,恰逢春打六九头;最迟出现在3月6日,时值九九艳阳天。就本世纪而言,最早的元宵节为2月4日,最晚的元宵节则是3月5日。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消息)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高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27日表示,在京津冀、长三角两个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中,人努力占80%以上,天帮忙在20%以下。在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