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原定于3月10日举行的“华杯赛”决赛暂停。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盖有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印章的通知指出,2月28日召开的组委会扩大会议决定:“华杯赛”组委会将向教育部呈报申请进行重新核准。在重新核准前,决赛活动暂缓举行。
创办于1986年的“华杯赛”,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举办至23届。全国有近100个城市,3000多万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比赛。“华杯赛”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抢跑教育”逐渐成型,这种大众参与度,成了奥赛狂热的缩影。
决赛在即,“华杯赛”突然暂停,但这并非无迹可寻。在此之前的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矛头剑指校外培训机构,旨在通过专项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新闻来源:《钱江晚报》)
点评:包括奥数在内的各类竞赛、排名,虽然成为中小学升学的敲门砖,但获益最大的并不是家长和学生。“培训+比赛”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巨大的利益磁场。这点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管窥一豹:2001年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就命令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但是奥数培训机构依旧办得“红红火火”,以至于“应付最严禁令,武汉两项小学奥赛时间提前”。教育竞争白热化,很多家长不敢冒险放弃起跑线。在整个升学压力的驱动之下,奥赛实际上已经成为另一种“应试”,很大程度上跟兴趣无关。
但除了养肥培训机构的腰包和学生的书包,奥赛未必真能起到思维训练的作用。华东师大数学系教授熊斌曾表示,真正适合奥数的学生只有5%左右。但不管有没有天分和兴趣,奥数已被当作大众化的排位赛。将孩子绑上竞赛的战车,成为缓解“中产教育焦虑”的一个重要途径。
此次“华杯赛”突然暂停,会成为风向标吗?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暂停这些比赛,对于遏制社会上的奥数狂热也是釜底抽薪之举。
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图今天(3月1日)下午,南京市委网信办挂牌成立。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并报江苏省编委批准同意,南京市正式设立了市委网信办,挂市互联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