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有道
徐剑锋
据《南国早报》报道,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获悉,今年自治区政府计划筹措项目资金574.51亿元,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包括社保惠民、健康惠民、教育惠民、安居惠民、扶贫惠民等10大类项目和34个子项目。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自治区政府用574.51亿元,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绘就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幸福地图”。
当前,宏观经济复杂多变,改善民生任重道远。越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关注民生问题,越是要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办好民生实事,既是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制度设计。说到底,就是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始终彰显民本“大气”情怀,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紧紧围绕“岗收医住行、科教文卫体”,舍得在民生工程上投入,舍得在实事工程上花钱,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谋幸福。
我们知道,让民生实事件件落地,群众不但要有知情权、参与权,还应有监督权。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广泛发动群众办、紧紧依靠群众管,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聚力“共为”,才能施好力、办好事。可喜的是,自治区政府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正是如此,年初即披露相关信息,透明化阳光操作,把监督权、评判权交给群众,从而确保每一项实事工程的快速落实。
当然也应看到,在民生实事实施过程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各级各部门敢不敢啃下硬骨头,能不能破解难题,既检验着决心与诚意,也考验着决策水准与行政效能。对政府部门来讲,要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精力用在抓推进上,把功夫使在抓落实上。只要主动担责、敢于作为、完善细节,就一定能在提质提速、共识共为中把民生实事办得事事顺民意、件件合民心,让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实打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目前,很多生育的配套政策还没有跟上,比如0-3岁婴幼儿托育政策至今在顶层设计上还是空白。全国两会临近,如何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问题。民进中央此次也将提交“关于大力发展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