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车站安检口,旅客排成长队;医院挂号口、取药口,患者、家属摩肩接踵;银行网点窗口、水电气交费口,市民列队翘首……
在“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的当下,与“马上就办”“只跑一次”等政府办事方式相比,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却“风光依旧”:“开半扇门、关半扇门”,开一半窗口,关一半窗口,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止步于“一米线”前。
“半扇门”外,一米之距“特熬心”
晚上12点,东部省会城市一家儿科医院内,就诊患者已排到400多位,候诊大厅挤满了患儿和家长,但医院只有2名夜班医生接诊,不少就诊通道并未开启。虽然每隔三五分钟就叫一个号,但后续赶来的患儿和家长使得候诊队伍不断加长。
正在排队的患儿家长王林,多次在夜间带孩子来这里看病。 “排两三个小时的队,打完针就得清晨四五点了。 ”他说,看病几分钟、排队两小时,反差太大。孩子一发烧、腹泻,家长难免心急,家长和导医人员争吵的情形时有出现。
一边是群众排长队,一边是服务能力闲置,群众办事被挡在“一米线”外。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公立医院、水电燃气公司、火车站、大银行等身负公共服务职责的窗口,“开半扇门、关半扇门”现象普遍存在。
更让办事群众不满的是,一些窗口明明有工作人员,却用“暂停服务”将排队等候办事的群众晾在一边。
只顾自家降成本,却把成本转嫁到群众身上
明明有足够的服务能力,为何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只开“半扇门”而任由群众排长队?
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公共服务机构的窗口总数是基于最大业务量规划,具体打开多少需要根据办事群众的人数进行调整。但一些服务机构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没有及时调整,造成“顾客盈门”的现象。
一名在火车站负责安检的工作人员坦言,火车站的安检通道只有春运等客流高峰期才会 “开足马力”,平时“按需开启”。他说,国内不少火车站已将安检业务外包,开一个安检通道就得增加五六名工作人员,承包公司为节约成本会尽量少开安检通道。
在智能化时代,交费业务已可通过支付宝等软件实现,无需群众专门跑路。然而,仍有一些地方的公共服务机构逆潮流而动,客观上加大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如一些城市的燃气公司近年推行“插卡”式燃气表,客户交费大多需要前往服务网点排队等待。有业内人士透露,使用“插卡”式燃气表之后,能将“后付费”变成“预付费”,企业财务成本明显降低,但用户服务改善不大。
公共服务窗口“半扇门”导致的效率低下、群众强烈不满等问题,曾引发一些主管部门的关注。银行、医院、铁路等行业主管部门曾出台规范性或引导性文件,但落实的效果与公众期待相去较远。
引入竞争,提速公共服务改革
公共服务行业关系百姓日常生活,关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等专家表示,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应当从源头进行改革,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方向,才能提高服务水平。
“不能完全寄望于这些部门的‘自我革命\’来改善服务质量,还必须有来自外界的压力。 ”尚重生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打破少数垄断和地方保护,在市场竞争中让服务意识落后、服务质量低下的公共服务机构主动转型,满足群众需求。
同时,政府也应提高对公益类窗口机构的监督水平。
专家认为,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的继续深化,将有越来越多的面向公众的职能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只有加快改革进程,真正完全打开“一扇门”,才能让群众感受到优质公共服务的 “一片天”。
别让“长长的等待”消磨获得感
诸如自来水公司、燃气公司、医院、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不同于超市、酒店或者包子铺,有的提供的是保障民生不可或缺的服务,有的承担着改革中政府让渡的部分责任。
作为公共职能的履行者,这些机构在社会运转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应当考虑公益性。然而,一些服务机构忽视了自身的职责与担当。收费高、效率低、群众等待时间漫长等现象层出不穷,饱受社会诟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对公共服务机构提出的新要求。在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当下,公共服务机构尤其需要在各种窗口、闸口前,以优质的服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群众对政府的印象,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必须下决心治理群众深恶痛绝的窗口作风问题,别让“长长的等待”消磨公众获得感。
摘自《半月谈》
新闻推荐
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报到,准备出席即将于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这是来自福建的全国政协委员郑兰荪(左二)在北京首都机场接受采访。新华社照片春天来临,带来新的希望。2018年是全面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