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做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支撑

来源:大众日报 2018-03-03 03:37   https://www.yybnet.net/

□代玲玲李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支撑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内部,无论现代服务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必须有一定比例、一定规模的先进制造业作支撑。这是上海给我们的启示。

上海的服务业无疑走在全国前列。当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刚刚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并在巩固这个态势时,或者一些地方还在奋力进行这种跨越时,上海已经遇到快速三产化带来的弊端。这是先行者的烦恼。先行者解决烦恼的措施,会给后来者以借鉴。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就是极佳的一例。

上海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首要原因是服务业的发展依托制造业。回顾经济发展史会看到,第二产业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产是在二产和一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市经信委一名干部曾说过一句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话:“制造业在哪里,服务业就会跟到哪里,必须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信哉斯言!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制造业是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动需求方,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前者犹如皮,后者犹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海笔记本电脑基地的衰落,不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这告诉我们,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在对制造业腾笼换鸟发展服务业之时,要进行认真的统筹谋划,尤其是对中高端产能的转移和腾换要慎重,否则就掐断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根和源头。就是转移其它产能,也要按照以我为主的原则,使之不要影响本土出口,挤压本土产业发展空间。

上海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促进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研究表明,创新主要源于生产制造过程和与需求端(消费者)的互动。如果生产制造环节迁走了,那么任有多么发达的通讯和交通系统,也会影响创新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常说创新需要产学研结合,“学”和“研”只有离“产”近了,甚至零距离,才能进行最好的创新。美国正在进行的“再工业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制造业转移导致的创新能力受损,继续保持美国在世界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上海目前正在积极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此时提出制造业底线思维,是对这一建设的强力支撑,体现了大上海的谋划之深、布局之远。当前各地正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在强化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这也需要发挥制造业对创新的支撑作用。

对制造业占比提出底线思维,还有一个考虑是解决就业问题。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高收入行业,对GDP和税收贡献很大,但对就业的贡献十分有限。而广大制造业则是吸纳就业的广阔天地。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当今中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为此,必须保持制造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合理比例、合理规模。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都在这样做,遑论其他人口规模大、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省区?

新闻推荐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准备就绪

京外代表团全部抵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古镇逛庙会2018-03-03 01:54
评论:(做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支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