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春节过后,中国车市又展开新一轮搏杀。新的一年里,SUV还能否扛起各大车企销量增长的大旗?新能源汽车雷声大,是否雨点也大?自主品牌新合资等大动作频频,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展望2018年,中国汽车将有诸多重要亮点,谁能看透这些亮点,也就能大概把握到中国汽车的走势。
新能源车话题 注定不平凡
自2017年12月蔚来汽车第一款量产车发布后,人们对互联网跨界造车的这股新势力的关注又被激起。去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大动作频频,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拜腾、智车优行、车和家、云度、零跑、电咖……还有许多曝光度更小的创业车企,在一轮资本圈地过后,它们都不约而同把赌注放在了新能源车上。
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能在市场上得到多少的承认?这些都将在2018年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不可否认的是,2018年将会有更多他们的消息。另一方面,双积分制即将在2019年正式实施,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某种程度上在新能源车赛道上的比赛即将开始,2018年是他们在新能源车销量上能够最后得以喘息的一年。更关键的是,在目前国内充电配套设施还远不完善的客观条件下,如何才能把新能源车玩得风生水起?有的纯电动车走共享路线,有的主打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也有的如广汽本田从纯电、强混到弱混全部都要涉及,各有各的主打路线。因此,可以预见到的是,今年各大车企都将拿出自己的新能源车战略,检验的时候已经到了。
自主品牌大动作频频
春节假期过完没多久,就有两个重磅的汽车新闻炸响了汽车圈。首先是在2月23日,长城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称与宝马股份公司签署意向书,双方将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开展合作,而合作方向主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重磅的一个消息则在2月24日放出。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天宣布,已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此次收购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其股权。
可见,无论是宝马与长城的联姻,还是吉利举大规模资金收购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都是在应对汽车行业在新时代下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SUV还是很热门
近几年,SUV经历了一段过山车般的迅猛增长,但随着份额的逐渐庞大,这股势头已经开始减弱。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SUV销量为904.70万辆,同比2015年增长44.59%;到了2017年全年,SUV车型销售了1025.27万辆,同比2016年增长13.32%,同比增速已经大幅下降,中国汽车市场的这股SUV热已经有降温之势。
尽管SUV销量出现降温的态势,但目前仍然在保持增长,甚至有机会在2018年超过轿车在我国乘用车市场上的份额。根据中汽协提供的数据,2017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2471.83万辆。其中:轿车销售1184.80万辆,同比下降2.48%;SUV销售1025.27万辆,同比增长13.32%。可见,轿车与SUV的销量差距只有159.53万辆,如果轿车继续保持微跌、SUV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在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上,SUV的销量首次超越轿车的历史性时刻或将出现。
自主品牌扬帆出海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有媒体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在2017年开始了第二次集体出海潮。其实早前,包括长城、江淮、比亚迪、北汽、奇瑞、一汽等一众中国车企都有汽车出口、海外建设基地的计划。不过,这次出海潮有与以往不同的特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谋求新发展的关键举措。
从这股出海潮可以看到,中国车企已经不满足于进军非发达国家市场,而是把长远目光放到了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包括德国、美国这些汽车强国。今年2月初,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也正式发布海外中期事业计划。东风汽车提出海外事业未来三年总体目标:到2020年,海外销量实现15万辆,并进入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出口量也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反转。据了解,中国汽车出口量在2012年达到惊人的101.59万辆后,从2013年开始急剧下滑,2014-2015年延续负增长局面,2016年才开始有所缓和,但出口量仍远不足百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出口89.1万辆,同比增长25.8%。在出口连续4年下降后,再度出现增长。中汽协预计,2018年我国汽车出口有望重回百万辆。
(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妈妈准备好的饭菜,他再也吃不上了;年前和妻子说好带孩子去部队看飞机的约定,也落空了;努力攒钱换套大房子,接岳母来武汉团聚的承诺,也无法兑现了。“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李道洲回来,我要他回来!”3月5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