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陕北经典场子秧歌缘何衰减

来源:榆林日报 2018-03-15 12:44   https://www.yybnet.net/

王祖文

陕北秧歌中的场子秧歌分为文场子和武场子两种,表演者二人、三人、四人甚或六人、八人不等,男女各半。表演时,男女演员在欢快的鼓点、唢呐声伴奏下,做出踢打、扭摆、走跳、造型等动作,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它是陕北民众苦难生活中绽放出的快乐花,是压抑中绽放出的快乐花,是痛苦中饥荒中绽放出的人性花,是对痛苦生活的逆反花,是陕北人智慧的集中绽放花,是黄土地天性的幽默花。时光发展到今天,场子秧歌魅力明显弱化,韵味普遍淡化,表演时间也大大缩短,很难有我们早年看到的那种魅力。我们陕北人曾经深以为自豪的场子秧歌为什么出现这种衰减呢?我想深层原因在于:

场子秧歌是需要体力的,需要吃苦的。现在的人们吃苦精神淡化,更主要的是场子秧歌表演时需要的是表情到位,意趣、情趣、理趣到位,这样才能传神才能吸引人。这些东西要到位,没有基本的角色内涵理解与基本的舞蹈功夫是不行的,这种艺术没有从小的练习与积淀是不行的。另外,从秧歌队员到导演确有不少人不愿意费心费力钻研,这不能不说浮躁是疏远淡化这种艺术的一个原因。

现在能表演场子秧歌的,基本是文化馆专家为核心。民间虽然也有,但不是很多,多数年轻人基本功不够,这些人耍文场子没有文气,耍武场子没有武功,更谈不上传神了,让年龄大的秧歌队员表演场子秧歌体力又跟不上,场子秧歌也就渐行渐远。

艺术的兴盛总是与时代的土壤相伴相生。场子秧歌本身是苦难时代逆反出的快乐花,就如历史上因苦难生活流传下来的那些经典信天游是一个道理。正如马克思说的艺术生产与物质发展不同步一样是一个道理。场子秧歌枯萎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二人场子为例,表现的多是两性调情逗趣,这些东西挑战人们当时的观念与审美习惯,所以人们惊艳喜欢这种顺乎人性的东西。时光发展到今天,这些几乎已经生活化、现实化了,人们欣赏的激情似乎在衰减。同时,作为演员和导演在这方面的传承与创新的动力钻研也在衰减,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原因。有一位秧歌导演说得好:现在新时代小年轻导演根本就没有见识过什么是好场子秧歌,让他们传承岂不是笑话。

场子秧歌虽然基本的套式大体一致,但是以二人场子为例,它更多的是一种综合艺术,有传统秧歌的成分,有街舞艺术的成分,有武术艺术的成分,有戏剧艺术的成分,等等。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现场即兴表演的艺术,即便是同一名场子演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他们在动作、神态、情态的表现方面也是有差别的,那种即兴的改动性、细微的差别性、随时的创造性都是存在的。越是名艺人,这种随景随场随情的变化性往往越大。特别是神态意态情态、意趣理趣情趣方面的这种变化性,使得陕北秧歌中的场子秧歌成了一种稀世之宝,成了一种只有黄土地上的艺术家们才能表演的伟大神奇艺术,成了别处人们几乎很难复制和模仿的独特艺术。正是这种原因,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表演这种综合即兴艺术的,这也是不少秧歌队以当代的舞蹈大量替代场子秧歌的一个原因。

陕北场子秧歌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陕北秧歌的精华,保护传承是毋庸置疑的,在此基础上,谈创新说发展才是正道。陕北人耳熟能详的著名艺人六六旦,在民间产生的影响至今让人怀恋。民间流传“宁看六六旦,不吃油捞饭”。他的扮趣美、表演美有诗为证:“老头巧把姑娘扮,挥舞彩扇百花绽,年过花甲‘六六旦\’,行如流水好身段。当年进京去会演,‘六六旦\’把人迷倒一大片;中南海里把艺献,主席夸完总理赞。”这就是陕北场子秧歌大师表演的魅力影响。现在,正宗的场子秧歌出现衰减的现象确实让人心疼,确实需要方方面面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祖先创造的惊世瑰宝,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让其断流,一定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予以保护传承发扬!

新闻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万连步建议——倡导“亲土种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土地是绕不开的话题。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期,如何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提出建议:倡导“亲土种植”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陕北经典场子秧歌缘何衰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