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娶妈妈时,妈妈陪送了一辆纺车。
妈妈老家是河南滑县,外公年轻时,家里很穷,吃不上饭,随着一些逃荒的人来到江苏北部一个小庄子。那时苏北也不富裕,每天总有点东西填肚子,有点衣服来遮体。外公的几个儿女,都相继来这儿住下了。
我有记忆的时候,庄上人的生活更好一些了。女子出嫁,都要陪送一些箱子、桌子,甚至还有缝纫机什么的。母亲要出嫁了,陪送什么呢?后来听爸爸说,妈妈从老家带来一辆纺车。据说这辆纺车,还是外婆特意为妈妈准备的,也就是请她那儿的木匠师傅来苏北专门定做的。一开始,庄上人没见过这东西,都好奇地围着看来看去。那时的苏北没有人用纺车纺纱织布,是到供销社买布做衣服。当时的爸爸对这辆纺车不屑一顾,可是有那么多人来围观,爸爸还是很开心的。那时正是大集体,不知妈妈是不是天天用这纺车。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读小学时,纺车是放在堂屋一个角落里,已经落上了不少的灰尘。
一天傍晚放学回到家,我找东西不小心被纺车碰了一下,有些不耐烦了,对妈妈说:“干脆把纺车砸了烧火。”妈妈很不乐意,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鬼才相信。可后来,纺车还真让我刮目相看了。
苏北不是水乡,可是村前村后都是河,就是村庄子里面也有不少的水塘,人称大沟。一到黄梅季节雨水天,大沟里的水就满满的,不少鱼儿浮在水面游来游去,庄上人叫作浮水,这时的鱼最容易捉。有的用铁叉,有的用网兜,眼尖手快还会赤手空拳捉鱼。有段时间,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雨,不能到地里干活了。妈妈就把纺车挪到堂屋的正中,对着大门开始纺起线来。妈妈脚踏手摇,木架子旋转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纺出来的线,织出来的布,也让我们开了眼界。
妈妈用纺车织出来的线织起渔网来了,是两人抬着的大鱼网。一只网八九米长,宽在两米上下。要捕鱼了,一头一人双手抬着,慢慢朝前移动,两人迅速将网抬起来,就捉到不少鱼,那个时候的我就会兴奋激动不已。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爸爸要是干活了,也会用独轮车。这时的爸爸,两肩上总有一只圆形的垫肩。而这个厚厚的垫肩,也是妈妈纺的老粗布做的。妈妈也会给自己做垫肩,那时赶集上店也好,送肥送良种下田也好,大都是肩挑背驮,累是不用说了,还会跟爸爸推车时一样磨损衣服,有了垫肩呢就好多了。好几回亲眼看见妈妈挑着一担东西,一路杨柳婀娜行走着,觉得妈妈漂亮极了。
别人家没有纺车,就没有那么多线来织渔网,就没有那么多老粗布来做垫肩,那种快乐和幸福,也就体会不到了。成岳摄影
新闻推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
为优化税收环境,有效落实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的若干意见》(税总发〔2017〕101号)有关精神,现将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