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入学需做亲子鉴定是“烦民证明”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5-11 11:23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广东东莞虎门有家长反映,当地教育部门规定父母单方或双方户籍在虎门,但孩子户籍不在虎门的家庭,如果孩子想入读公办学校,必须提供亲子鉴定证明。对此,虎门教育部门回应,亲子鉴定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因为此前提供虚假证明的人太多,“出生证等材料造假的比例相当高”。 (5月9日《南方都市报》)

为保证教育公平,要求户籍不在本地的孩子在入读公办学校之前提供相关的亲属关系证明,有其现实合理性。但如果仅仅因为“此前提供虚假证明的人太多”,便舍弃“出生证”等既有的亲属关系证明,新增像“亲子鉴定证明”这样的入学新门槛,无论在逻辑还是法理上,都是根本说不通、站不住脚的。

首先,即便“此前提供虚假证明的人太多”属实,也不等于所有此类证明都是虚假不可信的,更不等于“出生证”这样的亲属关系证明本身是无效的。恰恰相反,依据我国相关法规,“出生证”原本就是证明亲子血亲关系的最基本法定证明文件。在这种背景下,仅仅因为 “出生证等材料造假比例相当高”,东莞虎门教育部门便拒绝承认“出生证”的法律效力,有明显的违法之嫌。更何况,如果“出生证”可以造假,那么,谁又能绝对保证“亲子鉴定证明”不会同样造假呢?

在清理各种“奇葩证明”的语境下,东莞虎门教育部门这种要求新生入学出具“亲子鉴定证明”的做法,同样显得荒唐不合理,这种证明实乃一种典型的 “烦民证明”,不仅会让相关民众“多跑腿”“多花钱”,而且也明显违背此前中央三令五申的相关政策要求。

东莞虎门教育部门要求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是一种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奇葩证明,因为现行的任何相关教育法规,都没有“入学需开具亲子鉴定证明”这样的规定。

因此,面对“出生证造假”情况,相关教育部门的合理合法做法只能是,一面加强审核把关,一面配合执法部门追究造假者的法律责任,而不是,为了自己省事,便舍弃现有法定的亲子关系证明文件,将证明成本转嫁给学生家长,并在没有法律依据情况下,任性地新增“亲子鉴定证明”这样的“烦民证明”。

摘自《燕赵晚报》

新闻推荐

·新闻热评·便民服务不能停留在纸上

梁建强徐海波近日,为了参加社保年审,湖北省红安县一名90岁的老人,不得不从武汉赶到红安,而后坐在轮椅上被抬到位于三楼的审核地点,“证明自己还活着”。此事为窗口单位敲响警钟:为民服务,不能只见口...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入学需做亲子鉴定是“烦民证明”)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