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纷纷落地,宣示了新时代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和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大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外开放再扩大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抉择,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行动。
1.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长湧认为,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应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利用全球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跟上全球科技进步步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起点上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关键要聚焦短板,突出重点。
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服务业投资规模和质量远逊于制造业。杨长湧说,放宽银行、证券、保险等外资股比限制,继续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这些主动开放举措显示,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放松乃至取消股比和业务范围等限制,是当前我国高质量引进外资的重点。
杨长湧说,全面放开制造业是高质量引进外资的重要任务,下一步我国将通过尽快扩大汽车行业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推动相关制造业领域迈向中高端。
2.更加积极主动扩大进口
扩大进口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主渠道之一。李大伟说,我国依托巨大的经济规模、优良的市场环境积极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基于各自要素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为全球经济包容可持续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李大伟看来,扩大进口是适应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讯、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积极扩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优质药品、保健品、智能信息终端、文娱用品乃至特色食品工艺品等进口,完全符合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方向,对于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重要意义。
3.以企业为主体优化推进多元化出口和投资
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好、品牌价值高、国际化经营理念完善的优质企业。专家表示,这些企业通过出口和投资等方式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有利于提高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李大伟表示,从投资看,我国企业将基于自身发展战略和互利共赢的方式,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稳步扩大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营销平台和生产基地,在成长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过程中,为东道国改善基础设施状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促进就业做出更大贡献。(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随着课外辅导热愈演愈烈,“公办省钱,民办省心”的传统模式崩盘,攒课、请假、逆托管等新现象频出。光环褪去的公办学校,如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互相担保请求“攒班”半月谈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