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纷纷落地,宣示了新时代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杨长湧和新兴经济体研究室副主任李大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外开放再扩大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抉择,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行动。
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开放40年来,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杨长湧认为,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应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利用全球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跟上全球科技进步步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起点上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关键要聚焦短板,突出重点。
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服务业投资规模和质量远逊于制造业。杨长湧说,放宽银行、证券、保险等外资股比限制,继续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领域开放……这些主动开放举措显示,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放松乃至取消股比和业务范围等限制,是当前我国高质量引进外资的重点。
杨长湧说,全面放开制造业是高质量引进外资的重要任务,下一步我国将通过尽快扩大汽车行业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推动相关制造业领域迈向中高端。
杨长湧说,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按照WTO承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主动采取的积极措施。高质量引进外资要着力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包括尽快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修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快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打造开放层次更高、投资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更加积极主动扩大进口
扩大进口是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主渠道之一。李大伟说,我国依托巨大的经济规模、优良的市场环境积极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基于各自要素禀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为全球经济包容可持续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李大伟看来,扩大进口是适应我国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讯、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积极扩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优质药品、保健品、智能信息终端、文娱用品乃至特色食品工艺品等进口,完全符合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方向,对于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重要意义。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3日讯5月12日上午,全市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观摩涑河、祊河河道内拆违现场,对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动员全市上下重拳出击、铁腕整治,坚决打赢违法建设治理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