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面对珠峰峰顶,为什么下撤? ——一位资深藏族登山向导的感悟

来源:甘肃日报 2018-05-15 03:35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记者 王沁鸥

黝黑皮肤、瘦高身材,一头颇具个性的发辫——记者14日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大本营看到藏族登山向导罗布时,颇为诧异。珠峰登顶窗口即将到来,可这位曾六次登顶珠峰的资深登山向导却提前下撤,与峰顶失之交臂。

罗布来自西藏雅拉香波探险公司,是今年珠峰商业登山团队的主要向导之一。他告诉记者,此番下撤,实属身体不适引发的无奈之举。

“倒也不遗憾,不能硬撑,年龄和体力在那儿摆着呢。”38岁的罗布说,从队伍还没进驻大本营时,他的肠胃就开始不停“抗议”。带队拉练到海拔7500米,并在登顶周期开始后将队员们送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罗布坚持到现在下撤,已是带病完成了任务,更是对所带团队负责的作为。

在珠峰商业登山活动中,登山向导被称作“喜马拉雅天梯”。他们一对一地带领登山者攀登,登山者的安危系于他们的体能与判断。一些向导还会在冲顶之前承担物资运输和建营任务,在极高海拔地带上下“折返”。如此责任重大的工作,身体有恙的罗布主动请辞,也便不足为奇。

而有时,登山中的下撤,甚至关乎生死。

今年4月,一名意大利和一名德国登山者从希夏邦马峰西南坡进行无氧攀登,连续攀登13小时后,因雪崩隐患选择下撤。那时,他们距离峰顶仅仅3米。

今年在南坡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界传奇人物——因冻伤而双小腿截肢的夏伯渝,也曾经在攀至珠峰海拔8750米的高度遭遇暴风忍痛下撤。但他之后也表示,为了团队的安全,他并不后悔。

登顶的巨大诱惑,长期准备、一路跋涉的不易,这些都容易让登山者,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商业登山客户在面对近在咫尺的峰顶时,失去对眼前危险的判断力。罗布说,向导的职责之一,就是时刻观察登山者,在其身体和精神状态无法支撑,或外界条件极为危险时,“哪怕只剩下1米,骂也要把他骂下去”。

罗布所在的西藏雅拉香波探险公司为珠峰冲顶设置了严格的关门时间: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后,超过9小时未能登顶则必须下撤。

“很多意外都发生在下撤时。”罗布说,珠峰冲顶一般凌晨出发,清晨登顶,这是天气条件最好的时段。下午则容易变天,拖延不下撤,很可能被困在高海拔区域,酿成大祸。

此外,在峰顶停留时间也不宜过长,十多分钟已是商业团队的上限。“一览众山小”虽好,但冻伤、雪盲、体力不支的后果都可能极为严重。罗布自己的手指就在执行一次高山救援任务时严重冻伤,不得不截肢。这也是许多高山向导们为了登山者的安全付出的代价。

虽已下撤,但罗布对山上的情况并不担心,因为团队配备了充足的备用向导。对于即将到来的冲顶时刻,他满怀信心:“祝愿他们登顶成功!”

(新华社拉萨5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水合离子的微观结构

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董瑞丰)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一支联合研究团队日前利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显微镜,首次获得水合离子的原子级图像,并发现其输运的“幻数效应”,未来在离子电池、海水淡化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面对珠峰峰顶,为什么下撤? ——一位资深藏族登山向导的感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