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计划司司长魏百刚表示,一季度主产区玉米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上涨18.5%,农民预期收益增加,可能导致农民误判形势,增加种植面积。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玉米供大于需的状态没有根本性改变,玉米的库存量还是比较大。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还需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特别是信息的发布预警,把这些信息给农民讲清楚,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
事实上,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玉米价格就进入了上行区间。数据显示,2018年3月玉米产区价格已达1864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1%,较2016年同期上涨1.2%。
与之相呼应的是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国内深加工产能继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淀粉出口增长,淀粉需求增加,燃料乙醇需求也呈增长态势,玉米工业需求继续大幅提高;饲料用玉米需求量大,一段时间内,市场需求仍将维持上升态势。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4月份供需报告显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1589万吨,预计2017/18年度我国进口玉米300万吨;4月份预计,2017/18年度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为24400万吨。玉米产量下降,消费需求增加,2017/18年度玉米市场结余量近7年将首次转负。
“我们看到产量确实在减少,事实上去年已经出现了产不足需的苗头。”农业农村部全产业链预警监测体系玉米首席分析师习银生解释,我国玉米市场供给量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除了与种植户密切相关的产量外,进口量和库存量也是影响供给量的重要因素。种植户在判断供需形势时,不能仅以产量数据作为依据。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进口玉米6万吨,同比飙升1078.9%。与此同时,玉米库存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提升,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跟去年比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黑龙江增加7%,吉林增加3%,辽宁增加1%,内蒙古增加4%。
习银生认为,不管是选择利益更大的其他作物的种植和采用轮作的方式,还是选择继续种植玉米,都可以视为是市场合理的选择。“国家不可能代替市场的作用,当看到市场调节出现偏差时,国家需要通过宏观调控进行倾向性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只是在幅度上的,并不能彻底扭转市场自发调节的趋势。 ”
4月3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实行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补贴,其中,大豆补贴标准高于玉米。
一方面在呼吁农户谨慎扩种,另一方面却又拿出补贴政策为农户兜底,来自同一个部门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态度让一些农户陷入了迷茫。
“补贴和调结构并不矛盾,补贴并不是为了鼓励农民都去种植玉米。 ”习银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也不会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出台补贴政策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卖粮难”,保护农民利益。习银生建议,农业结构调整要注重优质、绿色的导向,不盲目跟风,种植户应做足功课,先摸清种子市场,选出适合当地种、也能卖得好的品种。
(赵宇恒)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广州5月14日电(记者韦骅王浩明)天津权健将在15日与广州恒大淘宝进行亚冠联赛八分之一决赛次回合的争夺,主帅保罗·索萨14日在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说,恒大队是亚洲强队,已经习惯胜利,因此明天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