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圣殿之上的低级错误

来源:咸阳日报 2018-05-16 11:24   https://www.yybnet.net/

北大校长的错别字成了舆论的焦点,并且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就是一个错别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更不能因为一个错别字揪住不放,何况人家已经道歉了;一种认为,北大校长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一个在中国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大学校长,出现这样的错误,无论什么理由,无论他曾有什么样的成果,都是无法原谅的。

个人觉得,认为无所谓的,可能没有想到这个无心之错会给北大在人们心中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而由此怀疑一切的,可能不过是借此在宣泄一种戾气。

人无完人。在中国没有任何人敢打保票说他能认出写出所有的汉字。细细梳理就会发现,读错字的人多了,读错字的官员也多了,读错字的校长老师更多,有把“鳞次栉比”念成“鳞次节比”的地方官员;有读“滇”为“镇”的云南副省长……还有很多类似的笑话,但这不应该成为人们轻易原谅北大校长错误的理由,不是较真的人们和他本人有什么过不去。我相信中国百分之九十的人此前并不知道他,也并不了解他,更谈不上和他有什么过节。人们对这个错误的不能原谅,在于一个大学的校长,又是中国顶尖人文大学的校长,却在一个学生最最常用,一般中小学校长或者老师都不会读错的词汇上出现了笑话,而且又是在北大一百二十年校庆这样隆重的场合。人们对于他本人的错误可以理解,对于他的任何解释也可以接受,但问题是一个大学校长,在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场合,在一个最容易最经常用的词汇上出现笑话,这会直接导致人们对中国大学校长们人文素养的怀疑。而大学,尤其北大,又是中国大学人文学养最高的代表,校长却出了这样的低级笑话,人们会怎样想?

读错字的人多了去,普通人有,官员有,老师校长有,学者知识分子也有,但大多人们只当笑话,一笑了之。为何北大校长的错别字就如此引人关注,甚至成为一个事件?因为北大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文化圣殿,它是中国数以千万计的有志青年心目中最神圣的高等学府,高等学府出了最低级的错误,不是人们揪住不放,而是人们不允许心目中代表中国文化标志性的大学校长出现这样的错误,因为丢的不是校长本人的人,丢的是整个北大的人。无论哪个北大校长,出现这样的错误大家都会一样激动,和具体的张王李赵校长无关,而和“北大校长”有关!

有人说,北大不会因校长念错字就丢了人,校长也不会因念错个别字就缺了科学文化素养、科技成就就大打折扣,小事一桩而已。如今,校长道了歉,放下了(这才是北大风度和价值所在)。问题在于,改革开放40年了,人们的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并没有同步,以至于有种狭隘的文化倾向。包容,也是检验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也对,任何错误造成的影响都会过去,包容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成熟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成熟的象征。问题是,有些错误,在很多人身上、在很多场合都可以容忍,也可以包容,而在有些人身上,在有些场合,造成的影响就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化解的,比如北大校长的这个错别字!假设一下,同样的错别字,放在中国北大清华之外的任何一所大学,估计都不可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为何北大校长的一个错,就如此成了舆论的焦点?大家就难以轻易原谅?

只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北大是学术的圣殿,既然是圣殿,自然有对于圣殿的期许和要求,不是不可以有错,而是错也要错的有点水准,如果错得和人们心目中的圣殿要求相去甚远,要么是那个错的人不配出现在这样的圣殿,要么是那个圣殿已经不再神圣,二者必居其一。

新闻推荐

抓机遇找突破 推进改革工作

5月9日,自治区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韦国文到忻城调研农村合作金融与电子商务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朗忠彬陪同调研。调研...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圣殿之上的低级错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