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芬
万物生
这是一本关于土地、庄稼、荒野、人与自然,生存与挑战,万物赋深情的长篇非虚构散文力作,是新疆作家李娟继《羊道》和《冬牧场》之后最新出版的一本书籍。开篇以李娟妈妈在新疆阿勒泰的乌伦古河南岸高地,租种了90亩葵花地拉开序幕,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片金色大地下,流淌着的一曲关于不屈努力、勤劳耕作的艰辛主旋律,以及为追求美好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李娟一家人对命运对生活所经历的所有快乐与悲伤。
李娟是在新疆山区牧场生长起来,成名也未曾离开的坚守者,是用灵性的双眼与晶莹珠光般的文字描述世间万物的代言人。她浑然天成的作品让许多读者惊叹,她笔下独一无二的新疆让生活充满了苦难与温暖。这一次她将主角从那些贴近于草场的牧民转移到自己的家人,地窝子与蒙古包里的角色是妈妈和叔叔,是“我”的一双眼睛与思考。那些马、牛、羊变成了鸡、狗、鸭、兔,但不变的,依然是那些挣扎与不屈、高歌与低吟。
月光冷
关于种地,书籍表达了这样一种思维——所谓“希望”,就是付出努力有可能比完全放弃强一点点。跟着牧民转场开杂货店,是他们坚持了许久的生存之道。但妈妈年纪大了,叔叔中过风,动荡与辛苦,周边有人包地挣了钱,这许许多多的影响因素,促使妈妈和叔叔也想赌一回,渴望好收成来拯救贫困生活。但一旦开始才知道,天灾与干旱、困难与阻力一并堆列。第一年,鹅喉羚吞食了三茬新苗,妈妈播了第四遍种子。第二年,妈妈和叔叔“分开篮子装鸡蛋”,分租两块地,以盼东方不亮西方亮。当看到妈妈在天地的空空荡荡间,在深远的葵花地里,踩着一双雨靴不着寸缕时,当看到叔叔中风后遗症连裤带都需要他人帮忙解开时,一曲悲怆震撼之歌在心中久久回响。但在苦难下,更多的力量与饱满充斥心际。茫茫大地,终会迎来一片金色。蜜蜂欢唱、花盘繁盛。
这是作者的深情,对土地、对生活、对命运、对万物。她用灵性清澈的笔,用富于想象与跨越的比喻,用明灿灿的太阳,用如水的月光,倾泻出一个立体、完整、多层次的向日葵地。保安狗“丑丑”和“赛虎”,令人捧腹的一对,憨态可掬。闯祸精丑丑,不仅偷遍附近周围所有人的鞋子,还捉鸡捉兔揉捏吓唬,但一旦鹅喉羚入侵葵花地,它总是勇猛地扑上去,誓死保卫青苗;赛虎活动半径小,守护外婆,当丑丑战斗时,“声”援同伴,还逮耗子。总之,在李娟笔下,鹅有鹅的风范,鸭有鸭的木讷,兔有兔的呆傻,猫有猫的神奇。
葵花黄
但其实,整本书最打动我的,是李娟世界里最亲的亲人和最亲的家畜都是家人,身边最纯朴的村庄与人都各有各的饱满与丰富。妈妈性子烈,做饭难吃,有时狡黠有时粗狂,但她多么勤劳能干啊!对家畜心怀宠溺与深爱。还有,作者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水电站职工、短工“大红花”,天地万物里的稻草人、火炉、石头、蜜蜂、沙枣等,都有令人难忘的故事。
总之,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意愿和豪情,人的无辜与贪心,温情与悲伤、丰收与损害的故事。土地与身体蕴藏的所有喜悦与伤痛,以及生存怎么也绕不过的拼搏与挣扎,沉甸甸又充满力量。这是一片金色的大地,也是一片忧伤的大地。96岁的外婆走了,至死也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葵花地第三年丰收之后,叔叔突发脑溢血、中风瘫痪。
而关于大地关于万物,关于消失和永不消失的故事,还在继续。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5月15日电(记者张璇)记者15日从杭州市公积金中心了解到,该市公积金已正式开通线上提取功能,即在杭州市公积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