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甲利(前排左二)正和一线工人交流技术创新。(范良 摄)
华灯初上,孙甲利坐在电脑旁,看着在盈亏点徘徊的年利润统计表,回想历史欠账,不禁眉头紧蹙。两年前,他初任山推建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摆在面前的僵局。
他没有气馁和放弃,通过改革建制、重用人才、亲赴一线、走出国门等一系列创举,用时两年,销售额翻一番,年利润攀升至2000多万元,创造企业历史纪录,带领公司逐步成为中国混凝土建设机械的领军者。
提升旧貌 改革建制
孙甲利在一线执着奉献30余年,工作性质造就了他雷厉风行、爽快利索的性格,也铸就了他善抓主要矛盾的精准眼力。2016年2月,他时任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根据组织安排,来到控股子公司山推建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攻生产和销售混凝土搅拌站。那一年,他50岁。
初到厂区,一些设备年久失修,早已超负荷运转。在岗职工500多人,士气不高。公司年利润在盈亏点徘徊,处在危险边缘。孙甲利没有放弃,第一次开大会,直面问题所在,首先动员提升旧貌,建设厂房,投资引入先进设备。两年时间,厂貌焕然一新,厂区内绿树成荫,工人衣着整洁,面带微笑,士气大增。
上任后,孙甲利还发现公司少有成文的规章制度,询问员工都是一脸茫然。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孙甲利立刻成立制度编写委员会,分工各个部门,内容囊括考勤、出入证管理、奖罚措施等100多项制度,经过两年时间的编写、修改和征求意见,将于今年6月正式出台。
除此,他上任后简化工作流程,让部门负责人各司其职,管理部下,重要的经济支出或者重大事项向上汇报。“简化程序,才能腾出更多精力做业务!”这是孙甲利的管理方针。
引入高端 重赏人才
身为机械制造公司,设备先进至关重要。两年前,山推建友的质量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在改革建制的同时,孙甲利购入先进设备,如总投入200多万元买入两台三坐标测量仪,运用高科技检测产品质量;从总部调拨一批数控加工中心的焊接机器人,提高关键工序的制造能力;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小组,从研发、制造到质量监测,反复验证试验,直至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投放市场。
当时,国内混凝土设备制造业面临环境污染、噪音污染、质量不过关等棘手问题,孙甲利决定带领公司进军绿色高端领域。
研发高端技术离不开人才。去年初,公司开始研发高端混凝土搅拌站的控制系统,以前该系统靠进口,不想再受制于人,孙甲利高薪聘请人才,组建研发中心,试验成功后,该中心人员闭关三个月再验证产品质量,将发现的100多个问题一一解决,于当年底投入市场,用户反映良好。研发的系统以全封闭作业的模式,环保无噪声,可直接设在市区,彻底解决了混凝土搅拌站只能建在荒郊野外的行业尴尬境地,此项技术为公司每台设备节约10万元,已经申请国家专利。孙甲利重奖主要技术研发人员5万元,每年公司都会重奖一些技术楷模,并号召全公司对标学习。
今年5月17日,由山推建友研发的混凝土搅拌站JS9000水工型混凝土搅拌站圆满完成重载试验后首次对外销售,这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的混凝土搅拌站,被誉为“中国第一搅拌机”,为该公司开拓了更具历史意义的新篇章。
身先士卒 奔走一线
营销成功是企业高速发展的前奏。有了优质的产品质量做后盾,孙甲利严抓销售。两年前,六七十人的销售团队,真正干活的才十几人。一些人还代购其他公司产品赚“外快”。公司高管多“宅在家里”,除了让业务人员拼在国内一线,不愿走出国门。
“真正的管理者都奋战在一线!”这是孙甲利的工作态度。他亲自带队跑业务,除了开拓国内市场,首创将总公司的销售代理制与本公司的直销模式相融合,利用总部150多个国家的市场资源,大胆尝试,将公司产品带出国门,根据分管区域,各个销售总监也紧锣密鼓地奔赴各个“战场”。两年时间,他带领的销售团队开拓了欧美等七八十个国家的市场。
除此,之前半年兑现奖励更改为及时兑现,同时重赏业务最佳者,树立销售劳模,让大家对标先进,为全员鼓劲:“只要你肯干,我就给你想要的!”在他的激励下,销售部门由之前的萎靡不振,变得意气风发。
孙甲利同时划定三条红线:做业务不能犯法;不能“吃里扒外”;不能内部“掣肘”。一旦发现,严肃处理。多年没有业务的,实行转岗调岗。在孙甲利带领下,山推建友年销售额从2015年2亿元上升至2017年4.9亿元,年利润也由50多万元上升至2000多万元,员工平均年收入也从多年的低收入到每年涨幅8%至10%,技术人员收入翻番。目前,该公司品牌影响力稳居业内前三名。
“我们致力于建设绿色环保的高端混凝土搅拌设备,将不断创新技术,力争成为中国混凝土建设机械行业的领军者。在奋斗路上,我们将永不停歇!”面对未来,孙甲利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匡名梅)
新闻推荐
5月23日,缪延相给作业获得老师好评的学生发放奖品,这些奖品都是他自己购买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有个免费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