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中午,天津市南开区行政服务中心门口排着长队。这里和天津市其他21个行政服务中心一样,已经连续一周人满为患。排队的是受天津人才新政“海河英才”计划吸引的落户申请者。
而在滨海新区富士康天津科技园区里,37岁的靳高飞还在反复研究政策细则。大专毕业、在天津工作两年多,要通过“技能型”通道落户,他差一个技师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取得?要花多长时间?”一直在台资企业工作的靳高飞说,车间里的同事对这些问题几乎都不了解。
天津的“海河英才”人才政策实施已有10天,各类人群反响也不同,但“留住并吸引为天津作出贡献、真正需要城市资源的人”的呼声正变得越来越强烈。
天津加入“抢人”
在全国20多个城市出台人才吸引政策后,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本月16日实施。
今年一季度,天津GDP增速1.9%,在全国各省市中垫底。GDP增速放缓的背后,人口也在减少。2017年,天津常住人口1556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5.52万人,这是天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天津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吕静韦看来,“海河英才”计划既是发展压力下天津的应对之举,也是产业布局和升级的必然要求。“北京非首都功能要疏解,天津是最合适的承接地。”
2017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开建,加上几年前落户的中关村(天津)可信产业园,仅是中关村,天津已承接了数目可观的产业。“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产业在天津布局。”吕静韦说。
传统重工业城市在向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以及金融、教育、涉外等服务行业转型过程中,自然需要人才供给。44岁的税务师吴浩波从河北老家到天津工作一年多,明显感觉事务所的工作量在增加。
落户政策给不少人吃下了定心丸。吴浩波此前一直在天津、保定两地兼职工作,“这次户口落下来了,就会把绝大部分重心转到天津”。
一些产业工人受阻“职业资格”
政策出台10天,富士康天津科技园人力资源部科长温斌并没有感觉到来咨询落户的人多了多少。
靳高飞说,许多在生产线和宿舍间“两点一线”生活的员工,对新出的政策还不了解,“知道的人,也大多卡在了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关。”
按照天津市要求,要通过技能型渠道落户,申请人必须具有高级职业资格且不超过35周岁,或具有技师资格且不超过40周岁,又或者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不超过50周岁。
靳高飞工作13年,现在已是生产车间负责技术测试的主管,但却从未想过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因为一直在台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工作,‘拿证\’并不与薪酬职位挂钩,也就缺乏相应的动力。”靳高飞说。
看似“零门槛”的落户政策,对产业工人来说并非如此。温斌介绍,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要学习对应课程,还要有相应的从业年限。“要成为高级技师,最多的会要求近20年的工作经历。”对刚从大专或专职院校毕业的年轻人来说,要拿高级职业资格,需要一定时间。
从常规渠道考取技师或高级技师耗费时间较长,还造成了“超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遇到好几位有高级职业资格但超过35岁的职工和大于40岁的技师。他们无奈地表示:“无论怎么追都追不上政策了。”
温斌介绍,富士康天津科技园1.2万名员工,平均年龄23岁,有三分之二是本科以下文凭,其中大专高职以下又有一半。“有的年轻人长则两三年,短的一个月,就申请离职,根本不可能落户。”
天津产业工人队伍庞大,仅在滨海新区就有近百万。温斌认为,能从落户政策中受益的只是少数。
将政策引向初衷
与温斌不同,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梁晓刚最近忙得连轴转,“全是来咨询落户的”。恒银金融近1000名员工中有800人是本科以上学历,无论是通过天津此前的人才引进计划,还是“海河英才”计划,落户基本都不成问题。
不过,这些准备踏踏实实在天津发展的年轻人,也有了新的苦恼。
上周末,宋洋看好的楼盘预售火爆,与此前走势低迷的楼市形成鲜明对比。
“新天津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从“海河英才”计划公布后,“北漂”哄抢天津户口,占领天津教育、医疗资源,楼市趁机涨价的新闻就不断传出。随着要求调档、将对人才落户进行抽查等“政策补丁”出台,吕静韦分析,天津市政府正在将政策引向初衷:“把城市资源给最需要的人。”
在吕静韦看来,“海河英才”计划刚开始实施,对天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需要时间。同时,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要为承接人口的真正到来做好准备。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本报天津5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居民用气门站价格8年来首次上调 最大上调幅度原则上不超过0.35元/m3 居民购气价格不会立刻调整 城镇居民每月若用气20m3,最多需增支7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25日宣布,自6月10日起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天然气价格机制。这是我国自2010年以来首次调整居民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