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薛艳雯 李国利 朱霄雄)15名中国航天员日前在巴丹吉林沙漠圆满完成了野外生存训练。这是我国首次在着陆场区沙漠地域组织的航天员野外生存训练。 据介绍,航天员沙漠野外生存训练为期19天,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训练保障。训练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着陆沙漠地域特殊情况,旨在使航天员进一步掌握救生物品的使用方法,提高沙漠环境生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凝聚力。 记者在巴丹吉林沙漠看到,航天员身穿舱内航天服,以三人乘组形式,依次走进预先放在大漠深处的飞船返回舱模拟器。随后,航天员模拟了从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自主出舱、报告着陆位置、等待救援并利用现有物资进行自救,直到48小时后被成功搜救的全过程。 “沙漠救生训练的难点在于沙漠里的自然环境很严酷艰苦。另外,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很有限,而我们现有的水、食物和其他物资也相当有限。为了轻装上路,又要保证生存需要,我们要对携带的物资作合理的取舍。”我国首位太空女教师、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航天员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设置远距离求救联络及野外生存掩体搭建、野外生存及近距离求救联络、沙漠野外行进等科目,航天员分为6组3批次展开训练,每组48小时。中国航天员中心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严密组织、周密协调,全体航天员顺利完成训练科目。
新闻推荐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学生(幼儿)个人荣誉的各项评选活动,原则上不得采用面向社会的网络投票。这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