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给孩子自己认为最好的。却变成了这样的撕裂。”5月27日凌晨,最早质疑王凤雅家属的作家陈岚发表微博,表示向王凤雅的家人、向努力奔波的民政和公安及村镇干部等所有在这场风波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
河南三岁女童王凤雅,2018年5月4日因视网膜母细胞瘤离世。5月24日,某公众号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指责其母杨美芹利用女儿患病在水滴筹、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上募集善款15万元,却没有将善款用于治疗女儿的疾病,而是用来治疗小儿子的唇裂,“利用小凤雅存活的希望诈骗”。
随后,王凤雅家人遭网友声讨。
事实上,杨美芹儿子的兔唇手术于去年 5月就已经结束,且费用由嫣然天使基金承担。之后过了半年,王凤雅才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
另据王凤雅的爷爷王太友计算,他们总共募集资金38638元,大部分花在了王凤雅身上,并非网传的15万元。
在农村贫困家庭面对癌症的两难选择中,家属、志愿者一度陷入互不信任、互相指责的“罗生门”。
1、“诈捐”之争
早在今年4月8日,微博“小希望之树”、微博“作家陈岚”就开始在微博上发文,质疑杨美芹一家诈捐。5月24日《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更是将王太友、杨美芹一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文章指出的,家属将善款用于孙子治疗兔唇,王太友予以否认。他说,治疗孙子的兔唇是2017年4月,而王凤雅查出眼癌是11月,而且治疗兔唇的费用是嫣然天使基金承担,不存在挪用善款的可能。
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证实了王太友的说法。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杨美芹一家申请了嫣然天使基金,并于去年4月底带孩子到北京动手术,手术费全免,5月3日就出院了。
事实上,网文质疑杨美芹将善款用于儿子治疗兔唇,源自于去年12月2日,杨美芹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北京嫣然天使儿童医院的照片,并配发文字“大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干净”。杨美芹表示,这次是带儿子去复查,总共复查了三次,分别是5月、7月和12月,发微博是为了“表达对嫣然的感谢和帮嫣然宣传宣传”。
对于网传的“筹款15万元”,王凤雅家人也表示异议:15万只是预计目标,实际没有这么多。
5月25日,水滴筹官方发布声明称,杨美芹分别于2017年11月3日至29日、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两次个人求助,共有2249人次伸出援手,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
王太友告诉记者,加上微信红包、直播打赏募集的2949元,杨美芹总共募集资金38638元。
5月25日下午,王太友在太康县张集镇民政所、水滴筹、媒体等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河南省太康县民政局社会福利股,将剩余的1301元善款捐给慈善组织。
对于公益机构质疑家属不愿意让孩子到大医院化疗,王太友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条件问题。后期,他们对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也失去信任,不愿意再接受他们的帮助。
2、“拿不出这个钱”
杨美芹一家住在太康县张集镇温良口村。去年10月下旬,王凤雅突然发高烧,挂了一星期吊瓶依然不退烧,还直说眼睛疼。10月29日,杨美芹带着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眼科看病。经过眼轴位CT和脑颅磁共振检查,王凤雅被查出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但脑颅未见明显异常。
11月9日,家属带王凤雅到郑大一附院参加专家会诊。一张郑大一附院当天的诊断说明书显示,王凤雅的病为双侧眼球内母细胞瘤,建议住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化疗。
但是,家属并没有选择住院化疗。王太友说,当时医生说,不管手术还是化疗,谁也不能保证孩子能活多久。而且,住院要先交两万块钱,一个月做一次化疗,“我们拿不出这个钱,就回家筹钱。”
3、癌细胞向脑颅转移
王太友说,正是为了给孩子筹钱化疗,从郑州回来后,11月初开始,杨美芹才开始在水滴筹平台上筹钱。
第一次水滴筹,杨美芹只筹到了一万两千多元。杨美芹说,今年2月,在邻居建议下,她在火山小视频上发王凤雅的照片,吸引关注。有网友留言建议她公布手机号,之后,有一些网友加了她的微信,给她发红包。“3月份,有网友建议我开直播,说直播打赏赚得多。我就开了直播,接受打赏。”
但是,王凤雅的病情持续恶化。
从火山小视频、直播打赏里筹到2000多元时,3月14日,杨美芹再次带王凤雅到太康县人民医院复查。
当天接诊的医生张琴告诉记者,当时她见到的王凤雅右眼眼球已经明显凸出,家属说孩子已经不吃饭了。医院为王凤雅做了脑颅磁共振,发现癌细胞已经向脑颅扩散,且有梗阻性脑积水。
这次检查完后,杨美芹第二次在水滴筹上筹钱。根据水滴筹的声明,这次筹款日期是2018年3月15日至27日,预计筹款15万元,实际筹款23316元。
从3月15日开始,王凤雅被送到张集镇卫生院住院。主治医生杨荣光告诉记者,“癌细胞已经向颅内转移了,按常理说,这就要命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案,只能给她增加营养、能量,尽量给孩子延长生命。”
4、“争夺”王凤雅
正是王凤雅在张集镇治疗期间,志愿者开始介入此事,并开始与王太友一家人“争夺”王凤雅。
微博认证为“上海大树公益服务支持中心医疗救助项目负责人”的白梦雪称,今年3月18日,一位微信名为“永远平安”(注:杨美芹微信)的人说孩子病了,需要帮助扩散水滴筹筹款。当志愿者看到家属提供的诊断证明,发现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王凤雅一直在镇医院治疗,从没进行化疗。“我们对此特别疑惑,凤雅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肿瘤发展非常迅速,不做化疗根本没有控制病情的可能,怎么只是在镇医院挂水呢?”
4月5日,爱心妈妈马婵娟赶到了杨美芹家中,提出要带孩子去北京治疗。
王太友告诉记者,到了北京儿童医院他们才发现,马婵娟实际上并没有提前联系好。当天,志愿者也没帮王凤雅挂上号,中午十一点左右,才在急诊科给王凤雅办上卡。
王太友说,当天在眼科,医生告诉他,王凤雅病情已经很严重,手术已经没有意义,孩子身体虚弱,不能化疗。他们抱着孩子去急诊科,要求给孩子输营养液,“从头天下午出发,到第二天中午她都几乎没有进食,已经虚弱到喝不下奶粉了。”等了很久,王凤雅也没能输液,王太友决定出去找诊所先给孩子输液。“当天在外面诊所输完液,我们就连夜包车回家了。”
王太友告诉记者,他对志愿者的不信任是一点点累积的。志愿者总是给孩子拍照,没有兑现可以入院的承诺,和杨美芹说“哭得越厉害捐得越多”等等。
对此,马婵娟回应称,拍照是为了保留证据,担心对志愿者不利。她说,他们没有在网上传播过类似视频。
5、“不折腾孩子去任何地方”
4月9日下午,一直在家中输液的王凤雅突然脸色苍白,输液也输不进去,被送往太康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病房抢救。
当天晚上,志愿者在网络上发布消息,称王凤雅已经死亡。当地警方介入调查后,确认王凤雅死亡消息不实。
直到王凤雅生命的最后阶段,志愿者们仍没有放弃。4月13日,大树公益工作人员白梦雪等三人来到张集卫生院,带来救助合同,希望家属签字接受救助。
上述《王凤雅救助过程》显示,大树公益工作人员建议,如果带孩子到郑州就医,待孩子身体指标稳定后,可以根据专家建议,带到北京或者上海就医。另外,在医院附近一公里范围内租赁一处房屋供家属住宿。
对此,王太友表示,“这个方案我是同意的。后来她改口说不能去郑州,要去北京、上海。我说除了郑州,别的地方我都不能配合。”
王太友对上一次北京之行心有余悸,觉得孩子去郑州能少受点罪,“我认为他们非要去北京、上海,有他们利益的考虑,因为去北京、上海能筹到更多钱”。“其实,4月份从郑州回来后,我就想再也不折腾孩子去任何地方了。”杨美芹说。记者问她:“把孩子带回家让她从家里走,对你来说很重要吗?”“我觉得很重要,我想让她从家走,这样她走了妈妈也觉得她还在。”杨美芹说。
这次,家属与志愿者之间的协商依然没有结果。大树公益工作人员离开了王家。
5月4日,王凤雅离世。
据《新京报》
2017年11月3日,王凤雅到郑大一附院就诊。
新闻推荐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号5月30日消息,5月30日上午,湖南省纪委纪检监察四室原主任曹明强受贿、滥用职权案,在岳阳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