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峰
我永远也忘不了2015年6月7日这一天,那是我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天,因为那一天我与未满十八岁的儿子同时参加高考。
说起来,这可不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了,1989年7月6日,是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日子,经历了黑色七月的艰苦磨砺,我被河北师范大学录取,毕业后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儿子初中毕业后,被重点高中录取。但是,儿子性情懒散,学习不用功,成绩更是差强人意,全家人为此忧心忡忡。过多的说教只会让他反感,说不定还事与愿违。该怎么帮助他呢?我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突然,我灵光一闪:何不与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呢?也许母子俩并肩作战更能激发儿子昂扬的斗志呢?当我说出这个打算时,家人惊呆了:“这个年龄了还折腾什么?何况白天还要工作,你的身体吃得消吗?”儿子却不以为然地笑了:“我妈不过是三分钟热度,我猜她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下来就偃旗息鼓了。”我笑着说:“且拭目以待。”
之后,我开始白天工作,晚上温习功课。周末的时候,我还参加各类高考补习班。要知道参加补习班是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的,儿子见我如此,说:“妈,您老人家不要糟蹋钱了,我好好学习还不行吗?”我摇摇头,坚定地说:“我如此与你无关,只不过我是想挑战一下自己。你呢?可千万不要让我比下去了啊。”
儿子听了,郑重地点点头。
之后,就是我与儿子一起携手努力。当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我常常请教儿子;在作文写作和语文学习上,我也经常指点他。餐桌上,留下了我们探讨的身影;晚上,我们一起在书房挑灯夜读……
得知我要备战高考,我所在的学校沸腾了,大家议论纷纷,许多人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我是哗众取宠。倒是我的学生们都钦佩地说:“老师,我们支持你,你可要给我们做出表率啊!”看着一双双纯洁的眼睛投来的信赖目光,仿佛有一种奇异的力量注入了我心中。临近高考,学校领导特意让别的老师接替了我的工作,好让我全力以赴。
在我们紧张的学习中,高考姗姗而至。我们母子俩在考场外热烈地拥抱,响亮地击掌,给对方加油。同一个考场上的考生,看到我沧桑的面容,互相交换着诧异的眼神。我站起来即兴发言,鼓励孩子们认真答题,积极思考,祝福他们考上心仪的大学。考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
高考成绩出来了,儿子超出了高考一本线70分,被大连海事大学录取。我呢,也上了一本线,三十年后再度被母校河北师范大学录取。
很快,我们母子俩参加高考都上了一本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的鸟儿一样,飞到了县城的各个角落。一时间,我们成了小城的名人,成了家长鼓励孩子的生动教材。
转眼,又到一年高考季,回想三年前与儿子一起参加高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心中涌动着甜蜜和幸福。是啊,在岁月的长河中,只有奋斗过的人生才最有意义,只有拼搏过的青春才永远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租户网上“挖矿”现场。武汉晚报图武汉晚报6月20日报道,有人在出租房私接外线窃电,以供80台“挖矿机”运转赚比特币,月偷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