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一环,农村污水治理成为今年水污染治理领域的主战场。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存在显著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有着强烈相关性。值得一提的是,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普遍存在“建好不用、只晒太阳”的现象。例如,江苏省195个污水处理设施有146个闲置,真正运行率还不到10%。
“地方顶层设计环节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脱节。一些地方为了争取专项资金,硬上一些项目,建了大量设施后却闲置不用,最后形成了‘晒太阳\’工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PPP中心主任逯元堂说。
此外,目前村镇污水治理领域缺乏治理标准,很多地方套用城市标准。但农村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村镇人口流动性大、水量不稳定。如果约定基本水量作为最低水量进行费用支付,社会资本和地方政府都会面临较大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指出,目前很多省市要求农村污水治理要 “一村一策”,但中国有200多万个自然村,60多万个行政村,不可能有这么多种治理技术。因此,一定要有主流技术。而关于中国农村污水治理的主流技术,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农村污水治理已经成为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头戏。政策密集落地,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地方层面,农村污水治理步伐也在加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近20省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进村镇污水治理的政策。
在专家看来,目前村镇污水治理的宏观环境相对利好,但是行业痛点依然突出,如重建设轻运营、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地方经济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融资收费困难等等,建议因地制宜,综合施策。
据《经济参考报》
新闻推荐
中国人的家风、家教不仅靠口口相传,还在文字中得以流传。今天在比较偏僻的乡村,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